第331章

第167章 改进固灵阵法的设想

卓青和万煦在看完系统更新之后, 没有立刻离开微信家园。

他们在商量, 接下来该怎么办。

以华国的基建速度, 只要他将情况说得严重一点, 华国要在接下来五年内建成七座核聚变电站不难。

但四十九座……

以核聚变电站的发电能力,华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电站。

“只能推广给全世界?”卓青抱着脑袋, 头疼无比,“凭什么我们把这么好的技术给别人?就算我愿意, 华国怎么可能愿意。”

“不,我想大长老他们会很乐意输出核聚变电站。”万煦想了想,却得出了和卓青不同的结论。

“为什么?”卓青不解道。

“我们输出的是核聚变电站,不是核聚变技术。”万煦道,“就像是我们愿意在全世界帮忙基础建设一样,核聚变电站的修建, 同样会为了我们带来大量外汇和劳动岗位。”

“我们将核聚变电站建成之后,他们就算把核聚变电站拆了, 也得不到我们的技术。”

“核聚变电站的核心技术仍旧是‘灵’粒子,无论是新的超导材料, 还是新的电流切割方式,都是通过‘灵’粒子实现。他们在研究透彻‘灵’粒子之前, 不可能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而‘灵’粒子,除非和我们国家的人合作,不然很难自己研究。他们就算能找到类似于我们风水师的人才, 但那种人才还得同时兼备科学家的素养, 才能配合他们的研究。”

“即使我们这边的人泄密, 他们要立刻开展研究,至少挖我们一个完整的团队过去。或者,让我们俩去帮忙他们研究。”万煦总结道,“华国不担心技术泄露,那么输出核聚变电站,是扩大我们在世界影响力的非常好的手段。”

卓青沉思了一会儿,道:“你说得对。核聚变电站的关键设备,理论上已经能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我们在国内生产主要关键设备,拿到他们那里去组装,泄密的可能性更低。我们工厂的生产力,也足以给全世界供货。”

“但他们自己建造其他基础设施的速度肯定不会太快。”一想到外国人的工作效率,卓青就头疼。

“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太弱的国家,我国能直接连同建厂一起,全套配套设施一起建设。”万煦道,“其他比较发达的国家,我想核聚变电站这么重要的项目,他们不敢太慢。我们有五年的时间,如果他们五年都不能在自己国内配套核聚变电站,几乎是让自己的国家没希望追赶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