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这事居然也和秋然有关。所以丰安城隍直接说起秋然之事。

秋然原本也是丰安人氏。他出身自一耕读地主人家,家中富裕,本人文采出众,有意走科举道路,报效朝廷。

秋然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妹妹,兄妹二人十分感情十分深厚。但他父母感情并不好。秋家父亲是个老中不了举的书生,书读得不怎么样,却偏爱一些才子佳人的话本,最爱做一些救风尘的事。因此秋家后院乌烟瘴气,沦为附近乡亲们口中的笑柄。

秋家老母溺爱儿子,儿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弄出这等丑闻,她也只对着秋家妻子骂,说她管不住自己的丈夫,还说要休了她。

还好秋然的母亲是个泼辣之人,和秋家老母对骂,说休了她,看谁还愿意进乌烟瘴气的秋家,那个惯爱救风尘的男人,说不准会扶一个妓子当继室,秋家老母这才作罢,跑去折腾秋家父亲接回来的风尘女。

那男人是个多情又薄情的人,那些风尘女子还沦落风尘的时候,他对对方千好万好,各种甜言蜜语,一掷千金。待人接回了家,他就认为尽到了救风尘的义务,那些女人没了沦落风尘时候楚楚可怜的味道——其实说白了就是腻了,他又开始去救新的风尘去了。

所以后院里那些女人其实很可怜,被秋家老母百般磋磨。倒是秋然的母亲怜惜这些女人,给了她们些生计。

只是秋家不过普通耕读世家,经不住秋然父亲那样一掷千金,很快就衰败下来。秋然父亲和秋家老母商议,要嫁掉秋然的妹妹,换些彩礼,继续挥霍。

秋然疼爱妹妹,自然不会让妹妹去给一六十多岁的老头当不知道第几房小妾。只是那时候他只是个文弱书生,即使不愿,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妹妹被一顶小轿抬走。

那时候秋然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城隍庙中祈祷,希望城隍能保佑他妹妹。

可惜城隍不能干涉阳间之时,即使心生怜惜,也无法插手。

“若是我能插手阳间之时,秋然也不会变成邪魔。”丰安城隍脸上有愧疚之色。

万煦摇头道:“世间凄惨之人多得是,成为邪魔者却寥寥无几。这和丰安城隍你并无关系,你已经尽到了城隍的责任。”

丰安城隍叹气。虽然理智上他也如此这样告诉自己,感情上却无法接受那个善良的年轻人,变成如今的模样。

秋然小妹过门之后很快惨死;秋然上告无门反而被夺了功名,打断了一条腿;秋然的父亲为了撇清关系,休了秋然的母亲,秋然的母亲吊死在秋家门前;秋然被赶出了秋家大门,离开了丰安县城。

丰安城隍不知丰安县之外的事,待再见到秋然的时候,秋然已然成了邪魔,回丰安报仇。

可惜,秋然回来的太晚。距离他家惨事发生时,已经过了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