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时尉立刻打电话回去让陈经理把资料整理好,只等他的命令一到,就把材料全部寄出去。

陈经理是退伍的老兵,学历挺高身手又好,新市建设那边,时尉是让他带人去跟踪的。棚户区拆迁的事情才过去不久,陈经理又是侦察兵出身,找到了很多石逢春和他家侄子恶意压低补偿款抬高房价的证据。

提前准备好的通稿登报,时尉早起拿报纸的时候,顺便还拿到了一份从律师事务所寄来的信。

“还真是快。”

不用拆开都知道,这是余慎之寄来的。

时尉回屋,和路远之吃完了早饭掐着点就把电话给打回国了:“老陈,把东西寄出去吧。”

材料时尉一共准备了三份,一份往纪委那送,一份往中央送,另一份含糊一些的则是往中央台寄。

这份材料用的是时尉和路远之两人的名字,算得上是实名举报。很多事情,涉及到实名举报就相当于撕破脸皮要严肃对待的了。

时尉和路远之和石逢春石家差不多是心知肚明的水火不容,再来个实名举报也没什么了。

就会要让时爸爸时妈妈和时纺小心一点。

时尉直接让陈经理带着人去了时家,又给提前报警给他们那的警察通了气,以防有人上门打击报复。对时爸爸和时妈妈的说辞也很严重,说是已经开始工作了,现在就是抓贪官的关键期。时爸爸和时妈妈一听这个就紧张严肃起来,比时尉更谨慎地对待。

一是对儿子的工作骄傲得不行必须要支持,而是评书里的情节真发生在自家人身上了,少不了紧张激动的。

第160章

时尉掌握的证据很足,但那边就算受理了也要核查,需要时间,不可能马上就把人带走。

能不能判死刑判无期时尉都不在乎,只要让石逢春让石家陷进那个泥潭就可以了。而且查案子嘛,往往都是扯出萝卜带出泥,越扯越多越查越乱。

所以只要以石逢春作为突破口就可以了。石家有关系有门路,路家也有关系。只要路老爷子还在一天,就有机会可以牵制石家。

路远之想得很透,想要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他只要相对公平就可以了。不栽赃诬陷,对方也不要想凭着特权只当一切无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