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民国有个文物价格有个短暂的高峰期,但很快就随着国力和战争跌了下去。放在国外就更不用说了。一来遍地都是文盲,就算不是文盲,没有特意研究过的人也看不出什么。二来,艺术品这种东西和国力是能挂上钩的,说是艺术无国界,但谁不偏爱自己的东西呢?

余老爷子用十磅的麦子换了那个碗,心里又是茫然又是可悲。

但他也看到了一个机会。

送粮还在继续,但余老爷子送的粮食是照着人头来的,紧紧是够一个人吃个半饱,看到有能多换粮的机会,很多人都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搜索。

余老爷子找了几个曾经是古玩店掌柜的人来坐镇,一天就得看上千件的东西,虽然一百件里面最多只有十件是他们想要的,但耐不住多啊!

余老爷子有钱,但没势力,战乱没枪说话就不硬。他知道这些东西不好运回去,于是就在这里弄了个可以保存的密室地窖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

但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能活得比自己长的老友却先他一步走了。

林允昱害了急病,收到信还来不急嘱咐什么就走了。余老爷子那封信说得不算含糊,但也只有知道“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林允昱知道,他托付给了自己什么东西。

林允昱的儿女们在林允昱去世后就不愿在留在腐国了,转卖了东西去了更加安稳富裕的梅国,只将这个农场送给了父亲和余老爷子共同的好友方老爷子。

而余老爷子的好友方老爷子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只是觉得这个地方对余老爷子有着特殊的意义,便也没有卖掉,而是嘱咐儿子要找到余老爷子的后人交还给他。最后最后兜兜转转一圈子,这里被交给了余老爷子的外孙——路远之。

正如余老爷子在信里说的那样,这些东西,已经从当年一兜米就能换来的一文不值蹭蹭蹭地变成了膨胀好几倍也不止的黄金了。

“时尉,我想回家了。”路远之将头歪在了时尉的肩膀上,用他的身体遮住了自己眼里的红晕。

“嗯,明天我们就回去,好吗?”

时尉被这一连串的操作弄得也有些懵,他知道路远之现在的心情应该会很复杂,所以什么也没说。

这个时候,只要安静地陪着他就足够了。

“姥爷他……是个很古板的人,小时候最怕他了,天天躲着。”但后来,却连当初因为认字罚站的忐忑和害怕也模糊掉了。

小孩的记忆都是这样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