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虽然领导们也不会去计较这些。

常校长一开始确实是成功了,但时尉的两句话却让校长的期望变成了泡影。

领导们可以装聋作哑,但那是时尉不提这茬的情况下,时尉一说,领导们就顺势而下将问题全部推给了常校长。

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那就是不能让这些规则出现在大众的面前,志愿的内容连学生之间都不知道,那可真是太可笑了。

考大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校里甚至有复读三四年的“新四军”,要是被人挑拨成“我们没能收到录取通知书是因为老师将我们的志愿改糟了”,那他们就完蛋了。

这些人一旦闹起来,编制也保不住他了。

第22章

时尉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县里的老师都说时尉能考大学,时尉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几乎是做梦都在想着做题,只要天一亮就看书,天暗了他就一边砍柴一边背着之前背过的东西,加深记忆。

高考后的那一次估分很不错,甚至连重点线都接近了。

但重生一回的时尉知道,他不仅接近了重点线,还远超了重点线。时尉的估分太保守了,他几乎是不敢相信自己有那么高的正确率,所以在估分的时候,他畏畏缩缩地给自己多扣了很多很多分。

但即便这样,他的分数在这个小县城也足够吓人。

时尉记得,他一开始填报第一的志愿是本市的三水师范大学,虽然不是顶尖的那一批,但是对时尉来说,已经是很好很好的学校了。

那是时尉填报的最好的大学,但是时尉却受到了一个他从未填报和肖想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燕京大学。

时尉记得,他当时都懵了,不光是他,所有人都懵了,包括那个故意篡改他的志愿想要他落榜的“凶手”。

这时候的志愿表格都是在老师手里的,随便改一下是在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时尉是个穷小子,但是他的成绩却是班里最好的,这让那几个家庭条件十分不错的“公子哥”们十分嫉妒,于是他们便相处了一个法子整整他——他们出钱收买了老师将时尉的志愿给改了。

公子哥们等着所有的录取通知书都下来后,他们好去嘲笑时尉,连怎么嘲笑都已经想好了,穷小子也敢妄想燕京的大学,被现实教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