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顾烈沉默,狄其野也沉默了。

殿外又有侍人来报:“陛下。”

“何事?”

“燕朝皇帝来旨!”

来旨!

燕朝先帝冤杀楚王,祸乱天下,惹得群雄并起乱世,如今不过是偏安北方三州苟延残喘。

国仇家恨算起来,那个傀儡文人皇帝凭什么给顾烈下旨?

狄其野下意识握紧了青龙刀。

顾烈整理衣衫站起来,淡然招呼狄其野:“走。”

*

姜扬办事还是牢靠,等顾烈和狄其野回到殿前,燕朝使臣已经被教训过,老老实实跪在地上,没有刚来时趾高气扬的模样。

所谓的来旨摊在桌前,顾烈步上王座,众人行礼。

顾烈凝神看去,只觉满纸荒唐言。

“诸位如何看?”

他一问,忍着气的众将都炸了。

第12章 华夷之辨

顾烈眼前的来旨,与燕朝如今所有的圣旨一样,是由丞相韦碧臣书写,文人皇帝杨平批印。

韦丞相的字,铁画银钩,正气端方;杨平的字,笔笔缠绵,勾连纤巧。

正文是韦碧臣写的,洋洋洒洒一大篇,把顾烈从头到脚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一骂顾烈身为“燕臣之后”却举兵反燕,不忠不义,不配做人。

二骂荆楚作为“蛮夷之族”却妄图逐鹿天下,名不正言不顺,不配出兵。

最后韦丞相话锋一转,淳淳劝导顾烈回头是岸,现在幡然醒悟,回投燕朝还来得及,正好有个现成机会,命令顾烈出兵去打入侵燕朝的风族骑兵。

韦碧臣这一通颠倒黑白,还搬出仁礼大架子压人,已经够恶心了。

然而文人皇帝杨平大概是读完韦丞相的大作深受感动,在盖玉玺之前,还往篇末提了首词。

这首词十分婉约哀怨,杨平以闺中怨妇自比,又把顾烈比作伤了怨妇心的浪子,用似嗔似怨的笔调表达了殷切盼望顾烈浪子回头、效忠燕朝的愿望。

整首词最令楚军众将眼瞎的一句是——“妾思顾郎不能寐,梦魂南渡,缱倦纪南城”

陆翼该耿直的时候就是耿直,一听主公问如何看看,也不铺垫,直接怒骂:“艹他个狗皇帝,发他狗老子的春_梦。”

颜法古在一边点头,手指一掐,装模作样算算时节:“桃红柳绿,正是牲畜萌动之时。贫道以为,要么韦丞相耕不动地,要么杨皇帝这田太涝。”

这道士一开口就往下三路去了,众将心照不宣地笑起来,冲淡了熊熊怒火。

狄其野听不懂,疑惑地看向姜扬:“什么意思?”

原本姜扬余怒未消,被狄其野干干净净的眼神一望,咳嗽了一声,对众将揶揄道:“你们这些浪_货,收着点吧,这还有不懂事的呢。”

众将哄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