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山河不夜天 莫晨欢 2095 字 2022-08-28

李舒坐下,动作轻柔地研墨。

等了一会儿,紫宸殿内负责清扫的宫女太监鱼贯而出。又是一群太监从侧门进入,他们进来后,最后一人将紫宸殿的殿门关上。再过两刻钟,只听门外传来一道尖锐的声音,仿佛有人扯着嗓子说话:“百官进殿!”

“百官进殿!”

“百官进殿……”

这声音一层层地传下去,响彻皇宫。

声音落下,唐慎伸长耳朵,听到一阵阵脚步声。早已进入紫宸殿的太监们此刻低着头,走到两侧殿门前,吱呀一声,四人合力才打开一扇门。一共八个太监,将两扇侧门全部打开。下一刻,便见穿着各品级官袍的文武百官依次入殿。

唐慎与李舒站在御座左侧,也就是百官的右侧。

文为左,武为右。站在唐慎面前的是一群武将。唐慎抬头,发现王溱站在左侧的文官队伍里,他身穿红色官袍,持着一根长长的玉笏,站在文官后的第三个位置。他之前的两人,都穿着一品文官官袍。他身旁的几人,也有人穿着一品官袍。

而在这群官员中,排在最后的,穿的是四品官袍。

大宋重文,自太祖起,就废除了跪礼,寻常说的“跪”指的都是“跪坐”。而在早朝时,百官甚至可以不跪皇帝,站在殿中,仰视皇帝。

大殿中,满地金砖沁出一层层寒意。

百官持笏而立,等了一刻钟,只听大太监季福扯长了嗓子,高声道:“百官觐见!”

李舒立刻站起,唐慎也学着他的模样,与殿中的百官们一起作揖行礼。数十人齐声高喊,声音震彻紫宸殿,直达云霄。

“见过陛下!”

第50章

唐慎与李舒站在龙椅左侧的蟠龙白玉柱后, 两人弯腰行礼, 这时赵辅已经从他们身侧走上去了。唐慎能看到的只是一截小小的明黄色衣角, 他眼皮一跳,过了会儿,就听赵辅轻轻地说:“免礼。”

“谢陛下。”

李舒坐下开始准备记录, 唐慎则站在他身后。

寂静冰冷的紫宸殿中,早朝已然无声地开始了。

整个大宋权力的中心,都站在那一根小小的蟠龙白玉柱后。有臣子上前汇报近日边疆战事, 赵辅听了听, 说了句“再议”。李舒将这话记在《起居注》上。大臣们一个个上前进言,大多是汇报最近发生的事。

朝中并无大事发生。

半个时辰后, 早朝便结束了。百官面朝御座,先行礼送赵辅离开。等赵辅走了, 他们才从紫宸殿的两道侧门离开。而这时唐慎和李舒,以及另一个起居舍人, 已经跟着赵辅离开了紫宸殿。

从早朝起,起居郎和两个起居舍人就一直跟在赵辅左右。除了出恭,他们寸步不离。直到傍晚赵辅到登仙台修仙, 三人被拦在门外, 只允许两个道童跟进去。

唐慎奇怪地看了李舒一眼,李舒低目看着地面,不发一言。

唐慎心里叹了口气。

皇帝终究是皇帝啊!

按理说,起居郎和起居舍人是要一直跟着皇帝,从早到晚。从早朝到晚上皇帝进后宫, 才算结束。但赵辅修仙时从不让他们跟着,这于理不合,但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不过这还算是个守规矩的皇帝。

前朝时据说有位皇帝,大权独断,他某日突然说要看《起居注》,文武百官齐齐上谏:“陛下不可!”可皇帝偏不听啊。怎么劝都不听,大臣又拗不过这位大权在握的皇帝,只能任他看了。只不过这皇帝拿到《起居注》时,上面被修改了许多。

等到后世,史书上也对这事有记载,所以这位皇帝在位时期的《起居注》被许多史官认为不算数。

赵辅还好,只是不让跟着罢了,从没插手过《起居注》的事。然而他每日也确实做得滴水不漏,算不上一代明君,却是一个没毛病的正常皇帝。

等到皇帝修仙完毕,又用了晚饭,进入后宫。唐慎三人才就着夜色,赶在皇宫下钥前离开。

这是唐慎上任的第一日,到了第二天他不用进宫,就在衙门里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