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幸福的小神棍 兮知 6619 字 5个月前

“没错儿,施小小就是施四郎家的小闺女。”

进了家门,刘村长还是一副恍恍惚惚的模样,连吃饭也是。刘大娘就讷了闷了,把目光落在扬洪杰身上。“他。”指了指跟丢了魂似的老伴儿,悄声儿的问着。“他这是咋了?”

“没啥大事,就是受了点刺激,等他缓过来就没事了。”扬洪杰说得轻描淡写。

吃完饭,刘村长才缓过神来,抓住老伴儿的手,激动的都有点打哆嗦。“那小姑娘,那小姑娘,就是施四郎家的小闺女!”

“哪个小姑娘啊?”没头没尾的话,刘大娘听得可迷糊了。

“就是住咱们家的小姑娘,就是那个特别爱笑,说话也甜滋滋地小姑娘,她就是施四郎家的小闺女!”刘村长一口气说完,不带喘气的。

刘大娘听明白了,她顿时也懵了。不过,她反应比较快。“你说得都是真的?你从哪听来的?”

“大兄弟告诉我的。”刘村长伸手去拉旁边的扬洪杰。

扬洪杰笑着点点头。“对。她就是施四郎家的小闺女,都喊她小小呢。”

“你们咋不早说啊!”刘大娘一拍大腿,声音都显高亢了。“这小闺女好着呢,今年多亏了有她提醒,地里才能大丰收,没有浪费一粒粮食,你们该早些说的,唉!”

很快,整个刘家都知道,在家里住了几天的小姑娘,就是施四郎家的小闺女,一个两个都很是激动。扬洪杰等三人,都有点怕了,想了想,还是赶紧走吧,左右他们也惦记着小丫头,得去梧桐山看看的。

听说他们要走,刘村长一家子见挽留不住,便拿出好些腊鱼腊肉,其中半数是一个劲的叮嘱着,一定要送到小小手里,这是给她的。东西多的很,有腊鱼腊肉,有鸡蛋还有各种山里晒好的干货,杂七杂八,足足整了了个两个大布袋子。

外面下着雪呢,挺大的,刘村长一家子还送着他们出了村口,见不着人影了,才转身回家,嘴里还在念叨叨地说着。都说施四郎家的小闺女爱笑,是个特别好相处的性子,我当时怎么就没想到了呢!

出了梅子坳,扬洪杰想了想,带着阿海阿河往莲花村去。

到了莲花村施四郎的家里,果然,他们并不知道,老大已经送着小小去了梧桐山。看来,小丫头确实很着急呢,连家里都没有告之一声。

施四郎的家里,熊地主也在,没办法,宝贝儿子特别喜欢六六弟弟,呆在这边都不愿意回家了。正好,他也想等小丫头回来,索性就在这边住下了。却万万没有想到,小丫头没等到,等到了青山寨的兄弟,还告诉他们,小丫头已经回了梧桐山,说要回去闭关,很着急的样子。

扬洪杰把在曾小姑娘坟墓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接着,又说了点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小小这回,一时半会的怕是不能回来。听说闭关,时间有长有短,尤其是道家里说的闭关,比起习武的人,时间还要更久些。”

“这闭关不会出什么事吧?像她这么急慌慌地。”喻巧慧不懂啊,她是什么都不懂,就是个地道的农家村妇。听说小闺女急慌慌地回了梧桐山闭关,她心里就不太踏实。“熊地主说要去梧桐山看看的,孩他爹,你也跟着一道去。”说着,她又起了身。“什么时候走?现在就走吧?我去收拾收拾,那孩子带了套换洗衣裳回来,道观里怕是都没衣裳穿了,我得收拾收拾的。”她碎碎念着,都有点语无论次。

“你莫慌,没事的,小小这孩子,打小就福气足,再说,道观里还有她师傅在,还有众多道长们,能有什么事。”施丰年对着众人笑了笑。“我去给她搭把手。小小今年都很少在她跟前,她心里就不太踏实,容易想得多。”

扬洪杰理解。“去吧,我们又不是别人,随意点好,不用太客气的。”

小半个时辰后,施丰年夫妻俩收拾了两个大包袱过来。

喻巧慧进了屋,双手下意识的绞在一起,过了会,她开口说。“我想了想,还是随你们一道去趟梧桐山,六六,我让妯娌过来帮着看看。”经过这一两年的相处,她对二房的六妯娌还是很放心的。

“也可以,就是恐怕赶不回来,得在道观里住上一晚。”熊地主有经验,他提醒了句。

喻巧慧早就做好了准备,摇着头道。“没事没事,我去趟老屋。”

在家里剥着炒花生烤着火的于氏,听四嫂说让她过去帮忙照看下六六,她也没问原因,立即就起了身,很爽快的说。“完全没问题,六六交给我,你就放心吧,这孩子好带的很,他要是饿了,我就请村里正在奶孩子的过来帮着喂喂。”说着,她看向自家闺女。“小妹,你去不去?”

“去!”施小妹巴不得过去玩呢,说不定还能遇着施小小。施小小应该快回来了吧,都说梅子坳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家去的路上,喻巧慧抓紧时间,把事简短的说了说。

“这么着急啊,那你去吧去吧。”于氏想,小小这孩子,还挺会折腾的呢。

施小妹……施小妹嘴巴撅得老高,都可以挂茶壶了。

把家里的事交待好,施丰年夫妻俩就随着熊地主以及扬洪杰等人,由他们带着,骑着高大的俊马,哒哒哒哒地往梧桐山去。施小妹眼巴巴地望着,她也想去来着,可娘不让她去,真讨厌。

于氏自然不能让小妹跟着去,这孩子走了,谁去给她喊人。她总不能抱着六六进进去去的,这天多冷啊。

紧赶慢赶到梧桐观里时,天色灰蒙蒙地,风刮得更猛烈了。

老道长就在道观里,知道他们过来是找大徒弟的,便告诉了他们,大徒弟在闭关,少则半年,多则数年。

老道长也没有想到,大徒弟的天资如此出众,小小年纪竟然就能悟道。

可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丧事重新补办,曾小姑娘的坟,自然也是有番变化的。坟堆重新堆砌,木墓碑换成了石墓碑,坟周边干干净净,铺了圈石子路,防止野草丛生。整座坟看上去,非常的大气。

众人来到坟前,曾疯子拖着受伤的双腿,踉踉跄跄地跪在了坟前。抱住冰冷的石墓碑,他一直在哭,却很少发出声音,无声地哭着,默默地流着眼泪,手缓缓地,缓缓地,一寸寸地抚着冰凉的石墓碑,眼神温暖堆满了慈祥。

许久,曾疯子才嘶哑地开口,带着股涛天恨意,同时也有着暖暖地和蔼。“囡囡,爹替你报仇了。你可以安安心心地去投胎,也不用惦记爹,爹很快就来陪你。你也不用等爹,爹命不好,是个天煞孤星,你自己先上路,免得又被爹连累。你是个好孩子,是个有福的好孩子,肯定也能投个好人家。”

坟前站了不少人,可谁都没有说话,静悄悄地,只有曾疯子轻柔的声音,细声细气的说话,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般。

刘铜也跪在了坟前,他一直低着头,把脑袋深深地埋在胸口,谁也看不清他脸上是什么表情,宛如一个木桩,死在坟前。

曾疯子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刚开始只是眼神儿柔和透着浓浓的温暖,说着说着,连嘴角也扬了起来,然后眉角眼梢全是笑。

这个男人,笑起来的时候,真的很迷人。

虽然没有见过他媳妇长什么样,可通过刘大娘的话,也能略略的有些想像,再看看他,这俩人生下来的孩子,应该也是很美的。她应该也会很喜欢笑,脸蛋儿白白净净,一双眼睛,温柔明亮。

施小小想起一句古话:自古红颜多薄命。再看看曾小姑娘的坟墓,内心只剩唏嘘。

时辰差不多,县衙里的差爷将曾疯子和刘铜带起来,俩人皆带着厚重的枷锁,目的就是防止他们有什么意外动作。

宋家兄弟也要随着县衙里的差爷离开,走时,宋二看向青山寨的兄弟。“你们什么时候离开?”虽只相处了短短几天,却胜无数岁月。

“等会的,小小说还有点事情要办。”土匪头头笑着回了句。

扬洪杰接道。“你们先走吧,我们随后就来。”

“也行,回头到县城找我们哥俩,请你们喝酒吃肉。”宋二说得爽朗。

土匪头头乐呵呵地应了这事。

县衙里的差爷走后,围观看热闹的村民,也走了不少。这天多冷呢,在外头冻了大半个时辰了,也该回屋里暖和暖和。

“我给曾小姑娘念段往生咒。”施小小对着青山寨的兄弟们说了声。

刘村长见他们往旁边挪了两步,也悄悄地走了过去,小声地道。“要不要弄个火炉子过来?”

“不用。我们不冷,村长你先回屋里去,真有什么事,我再过来找你。”扬洪杰瞧着刘村长满面春光的模样,心里也挺高兴的,这个村长,虽魄力不足,却也算是个很不错的村长,被县令整顿过的梅子坳,由他带领着,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

“我不冷。”刘村长搓搓手,他是想回屋里,又不想回屋里。过了会,他又问。“中午在这边吃了饭再出去吧?”

土匪头头指了指正在念往生咒的施小小。“得看她,这会时辰还早,不着急。”

“刘村长,你可千万别再杀鸡了,家里的老母鸡,都快让我们吃完了。”扬洪杰打趣了句,说真的,还是有点不太好意思。

刘家总共就几只下蛋的老母鸡,现在,只剩下两只了。

刘村长毫不在意的道。“这有啥,你们能来梅子坳,是梅子坳的福气,明年春上,小鸡有的是,再养便是。”

“可别。”土匪头头怕打忧到小丫头,连笑都不敢笑得太放肆。“村长我看你家的腊肉就很香。”

“我家的腊肉,那自然是香喷喷地,是我家自个养的猪,年头养到年尾呢,天好的时候,还时不时的赶山里去逛逛,这肉就有嚼劲,特别的香。你们走的时候,我让老伴给你们准备些,都别客气,今个地里大丰收,养了两只猪,卖了一头半,自家留了半头,肉足的很。”说起地里的丰收,刘村长脸上堆满了欢喜,笑得可欣慰了。“这还得感谢施四郎的小闺女呢,听说,都是她给大伙儿提的醒,我们村在山窝里,也跟着沾了光,往年可没这好事儿,淋了雨的谷子,就容易发霉生芽子,是不能用来交税的,自个吃吧,吃着又容易闹肚子生病,只能给家畜家禽吃,怪可惜的,看着心都是疼的。”

刘村长碎叨叨地念着些庄稼地里的事儿,左右站着也是无聊,青山寨的四个兄弟,听着还挺认真,尤其是土匪头头,他向来把寨子里的那点了地看得贼啦重要,这会儿,趁机取取经。

刘大娘看看时辰,都快午时了,得张罗着午饭,咋还不见老伴儿回来,她琢磨着,去曾家小姑娘的坟前看看。刘家大儿媳不太放心,让妯娌看着点孩子,随着婆婆一道往山坳里去。

曾家小姑娘的坟,就在山坳里。

下着雪的天气,道路粗粗的清理了番,却也有些难走,脚下打滑,刘家大儿媳颇有点吃力的扶住婆婆,婆媳俩吭哧吭哧,走得身板儿都有些微微发热,总算来到了曾家小姑娘的坟前。

刘大娘听着老伴在和几位大兄弟说话,她缓了口气,走近了些,才开口,声音不大。“几位大兄弟,你们啥时候能完事儿?都快午时了,在家里吃个饭吧?”

“就到午时了?”刘村长诧异的看向自家老伴。

刘大娘瞪了他眼。“看你就顾着唠嗑,都不看着点时辰。”说着,又冲着青山寨的兄弟们笑。“几位大兄弟,这天冷着呢,要是事儿办妥了,就进屋里歇会儿,我领着俩个儿媳张罗午饭去。”

“没杀鸡|吧?中午咱们不吃鸡,吃点儿腊鱼腊肉的,换换口味。”刘村长赶紧说了句。

“行勒!”刘大娘二话不说就点了头。猜测着,大抵是大兄弟们想吃腊鱼腊肉,得了信儿,她就没甚事了。“要是有事的话,一会再过来也行,还没开始张罗饭菜呢,还得有一会时辰。”

扬洪杰察觉到不对劲,对着刘村长说了句。“村长你且先与大娘家去,我去看看小丫头,怕是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