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14章

幸福的小神棍 兮知 4711 字 5个月前

“嗯。你娘笑的时候,很好看的。”媳妇高兴,施丰年也觉得很高兴。

“我觉得也是,毕竟我这么好看。”施小小大言不惭的接话。

施丰年一脸傻爹样。“小小是最最好看的。”

喻氏听着这父女俩的对话,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丈夫以前可不是这样的,自打家里有了小小后,真是大变了模样。

施丰年一家子和和美美,满屋子都是幸福的味道,隔壁屋里的气氛却很不好。

趁着吃饭,小吕氏把跟着王太爷读书的事说了说,哪想,她刚刚开了头,听到读书俩个字,立安立平兄弟俩就立即嚷了起来,一个比一个声音大。

“我不要去读书,读书有什么意思,娘,我不去。”

“我才不要跟着王太爷读书,村里人都说,王太爷王太婆不是个好的,跟他们沾上会没命的,反正我不去。”

小吕氏是想过的,依着兄弟俩的爱玩的性子,想让他们去读书,肯定会有点艰难,但没事儿,她自信能处理好这事,万万没有想到,兄弟俩会是这反应。

这说得叫什么话!要是被婆婆听见,还不知道要怎么训斥!小吕氏急了,这人呐,来了情绪难免就有些失控,说话也会乱了分寸。“谁教你们说得这话?一天不打你们就皮痒痒了不是,过来,给我靠墙着,不想去读书,那也别吃饭了。为了你们读书的事,我跑进跑出,好不容易有了着落,你们就是这态度?施大志你看看你这生得是什么儿子!”

“不吃不吃。”施立安扔下碗筷,飞快的跑出了屋。

“反正我们已经吃饱了。”施立平接了句,也扔了碗筷,迅速跟上哥哥。

气急攻心的小吕氏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都有些打晃了。

“媳妇你怎么了?”施大志赶紧扶住人。“可进,快去给你娘端碗水来。”

缓了口气的小吕氏,忽得就哭了起来,哭声很压抑,带着不被理解的委屈。就怕婆婆不愿意让这兄弟俩读书,她一颗七上八下坐立不安,哪成想,这兄弟俩却不把读书当回事,真是造孽啊!

“大志屋里好像有事?”扬氏小声的嘀咕了句。

施大力看了眼媳妇。“要不,过去看看?”他也听见动静了,不知道那兄弟俩又惹了什么事。

“爹娘,用不着过去。”大儿子施铁军沉声说了句。他向来话少,才刚开始吃饭,娘就吧啦吧啦的说起上午发生的所有事,又提到二婶想要她同去找奶奶说立安兄弟俩读书的事,他在旁边听着,一直没说话,这会儿却是开了口。

奶奶已经有了主意,碰着这样的情况,能不掺和就尽量别掺和的好。从隔壁传出的动静来看,立安兄弟俩压根就不想读书,多明显的事,偏他爹娘看不出来。

扬氏和施大力看了眼吃饭的大儿子,齐齐喔了声,就不再往这话题上谈。

十二岁的施昌却说了句。“我想识些字,到镇里找活干。”

“啊?”扬氏吃惊的看着小儿子。“你都这岁数了,还想读书啊?过不了两年就该娶媳妇了。”

“你娘说得对,说什么读书最有出息,净是些虚巴玩意儿,看有几个是有出息的,还不如种地实在。”在施大力看在,读书识字,可真不是个好玩意,太头疼了。

“我是想识些字,没有说读书。”施昌搁下碗筷,认真的说着话,看向对面的施铁军。“大哥。”

施铁军想了想,平静的道。“想学就自己挤出时间来,可以跟着善哥儿认认字,地里的活不能丢,咱们家劳力就这么多。”

“行。我听大哥的。”施昌高兴的应着,拿起碗筷继续吃饭。

扬氏见小儿子高兴,有些心软了。“回头我去跟你们奶奶说声,没事儿,想识字就识字吧,孩他爹,下回进镇就买点笔纸回来。”这点钱,家里也还出得起。

扬氏和小吕氏同去找喻氏说话,心里琢磨着怎么开口,让妯娌答应这件事。

待慢吞吞的走到屋门前,却发现,屋门紧闭着。

“丰年媳妇不在屋里?”扬氏侧头问着妯娌,话里带着疑惑,显然有些茫然。

小吕氏愕然的望着紧闭的屋门,怔了会,轻咬着下唇,伸手连拍了几下,还压着嗓子喊了声。“小小娘?你在屋里吗?小小娘?在的话你吱个声儿,我和大嫂有事找你。”

“她不在屋里呢。”扬氏侧耳听了下,讷讷的说着,不知为何,竟是松了口气。

“怎么会不在屋里呢,这个时辰她能去哪里?”小吕氏嘀咕了两句,带了些郁闷。

扬氏干呵呵的笑道。“大抵是有事吧。”顿了下,稍稍犹豫着说。“既然小小娘不在,那咱们先回去?”

“过去看看娘在干什么。”心里头压着事,不早点有个着落,小吕氏就不踏实。“大嫂,咱们先去看看娘,看娘在干什么,心情如何,若是我开口说了事,还请大嫂看在多年妯娌的情分上,帮我搭几句话。”

话说到这份上,扬氏还能说什么,她点着头应道。“可进娘,你放心吧。”

不料,等扬氏和小吕氏前去找婆婆时,见到的同样是张紧闭的屋门。

俩人对视了眼。这情况,小小娘八成是和婆婆一道出门的,也不知是去了哪里,她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大嫂,你说娘和丰年媳妇会去哪里?”小吕氏沉默了会,轻轻地问了句。

扬氏哪里知道,她的脑子向来不灵光,婆婆和丰年媳妇都不在,她还真松了口气。“你都不知道,我又怎么会知道,我看呐,应该很快会回来的,看这日头,快要到张罗午饭的时候了。”

小吕氏低着头没说话。

扬氏偷偷的瞄了两眼,看不出妯娌在想什么,就是下意识的觉的,她这会儿的情绪怕是不太好,话到了嘴边,到底还是忍住,抿紧着嘴静站了会,才慢慢地开口。“可进娘,得开始张罗午饭,家里的男人们快要回来了,立安兄弟俩读书这事,下午有的是时间呢,你在这里等也没什么用,娘便是回来,也是往厨房里去的。”

就农家而言,不管遇着多么大的事情,也不能耽搁吃饭,汉子们在地里干着活,累死累活,饥肠辘辘的回到家连口热饭都没有,要是被村里的长舌妇知道,东家长西家短的,不知道得说成什么模样。

“那我下午过来找大嫂,你先去忙吧。”小吕氏从思绪里回过神来,笑着接了句。

扬氏怔怔地看着她,像是有些没反应过来。好不容易躲过了,怎么事情又拐到她身上来了?

“大嫂?”小吕氏喊了声,有些疑惑,颇有些不自在的摸了摸脸。“我脸上可是沾了什么?”为什么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她。

“没,没没有。”扬氏摇摇头。“那我先去厨房张罗着午饭。”

吕氏和喻氏各自牵着各自的孩子,悠悠闲闲的往施家回,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施小小见她们说起立安兄弟俩读书的事,脆生生的就插了句。“奶奶,立安哥和立平哥最喜欢往外跑,天天跟着村里的孩子玩耍,真的会老老实实的坐在屋子里读书?”然后,用着老气横秋的口吻道。“我看这事悬得很。”

“悬不悬的也跟你没什么关系,偏生你话就多些。”对于小闺女,喻氏挺无奈。

“怎么会跟我没关系,都是一家人呢,当然得提个醒儿,让你们有心理准备,尤其是二伯娘,如果俩个哥哥是读书的好苗子,这是件喜事儿,如果不是,二伯娘指定得好难过的。”施小小说得摇头晃脑。“难过的滋味不好受,我是知道的,应该比夜里吃不到糖还要更难受些,毕竟我次日早上就吃到糖了。”

小孩就要有个小孩的样子,虽然是人小鬼大的人设,为了防止别人多想,施小小也会做些小孩子才有的举动。

这一套一套的话,把吕氏逗得,笑得都有些合不拢嘴,看向儿媳,用着挺自豪的语气说。“这孩子呀,别看她小,倒是通透,瞅着比你大嫂还要通透些,这样也好,是她的福气也是你的福气,更是她将来婆家的福气,省事儿不用操心。”

喻氏听着,低头看了眼闺女,见她大大的眼睛里带着懵懂和好奇,心里瞬间软乎乎的,柔和了眉眼,透着几分满足,情不自禁的弯了腰,伸手把小闺女抱在了怀里。“娘,善哥儿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呢,王太爷刚还说,他读书特别有灵气。”

“三嫂,小小读书也很好。”施善聪护短了句。

吕氏看着小儿子说话时的认真神态,好不容易笑够了,这会儿又笑了起来。“这叔侄俩,感情倒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