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后记09

娇娘春闺 笑佳人 3814 字 15天前

天蓝如洗,层层宫殿巍峨,在这文武大臣都不敢随便放肆喧哗、说笑的皇城,公主却仿佛置身普通的家宅后院,笑得天真狡黠,笑得璀璨夺目。

孟昭只看一眼便低下头,恭声道:“公主请讲。”

永嘉公主却道:“这边随时有大臣过来,我随你去翰林院吧,正好我要去翰林院借书,路上你给我讲。”

孟昭觉得不妥,目光看着公主裙摆上的绣花,道:“翰林院离御书房颇远,公主要看何书,下官找到后托宫人送去给公主,公主还是先回后宫吧。”

永嘉公主笑道:“我也不知道具体要看哪本,所以才要亲自去挑选,走吧,这么点路,我不嫌累。”

孟昭再也无法推辞,扫眼后面的御书房,只盼望皇上得知此事后,不要怪罪于他。

一路上,永嘉公主问了孟昭很多事,孟昭一一作答,到了翰林院,他便谢绝公主邀他一起选书的提议,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做事了。

永嘉公主嘟嘟嘴,随便挑了两本书,回了后宫。

“皇上,公主回去了。”

御书房中,刘公公低声回禀道。

宣和帝嗯了声,吩咐道:“知会翰林院,不必再让孟编修过来。”

刘公公恭敬领命,出来后轻轻一叹,他一直跟着皇上,小公主也算他看着长大的,金枝玉叶的公主,喜欢谁不好,非要喜欢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知道是谁的养子,纵使他才华横溢、貌似潘安,又如何入得了帝王的眼?

翰林院官员不少,孟昭一个月才能轮一次讲书,可翰林院负责排值的大人接到帝王口谕,心中一惊,立即把孟昭叫了过来,问他今日犯了什么错,竟触犯了皇上。

孟昭长睫轻颤,摇头道不知。

上峰非常惋惜,孟昭有才,又与贵妃娘娘沾亲,他还以为孟昭前途无量,没想到才进翰林院就被宣和帝厌弃了。

“罢了,以后你就在翰林院安心编书吧。”一直做个编修,虽然无法升官,但也清闲,熬个十几二十年,等新帝上位,那时孟昭也才四十左右,并不是彻底没了希望,上峰惜才地想。

孟昭明白,公主什么身份,他什么身份,岂敢肖想。

宫中的事,孟昭并没有告诉家中的父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永嘉公主还在盼望下个月孟昭轮值时再去听他讲书、再去看他讲书的时候,对此一无所知的阿娇为孟昭物色了一个好姑娘。

其实一家人回京后,一直都有人来登门提亲,而且随着孟昭高中案首、解元、探花郎,提亲的人家身份也越来越高了,毕竟一个年纪轻轻、容貌俊朗的探花郎,便是寒门子弟,也会有高官欣赏,更何况孟昭还有一位官居正三品大理寺卿的养父,一位在宫里当贵妃娘娘的姑母,据说端王殿下也很赏识孟昭的才学。

阿娇挑来挑去,看中了都察院一位御史家的姑娘。这位御史姓李,与赵宴平一样都是寒门子弟,全靠自己的本事与公正清廉被帝王赏识一路提拔上来的。李御史四十多岁,膝下有二子一女,两个儿子都是进士,外放当官了,女儿今年十五岁,模样清秀、性情温柔,绝非贪慕虚荣之人。

阿娇先与李夫人交往了一番,她自己满意了,与赵宴平商量过后,再来询问儿子的意思。

“你若觉得可以,娘就安排你们俩相看相看。”

孟昭笑道:“劳母亲费心了,儿子都听您的。”

阿娇便与李夫人打声招呼,将相看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底,那日由赵宴平带孟昭去李府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