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太子低头瞧着她,一脸无奈。这些动作恰巧被郡主挡住了,旁人没看到,郡主却瞧的一清二楚。

这样的事情,打死她都不敢做。别是拿太子的衣袖擦眼泪了,就是刚刚眼神对上了一眼,郡主觉得自己魂都要飞出去了。

她赶忙溜回去,趁着无人注意自己,偷偷摸了一把花生一边吃一边压惊。

太子扶着苏亦行起身,夏青青道:“太子妃,你此前不是查出内务府账目有异常?呈给陛下。”

苏亦行略略颔首,示意云朵去取。一面轻声细语道:“陛下,在办秋宴过程,我问过四局和内务府,据樊公公所,内务府财政吃紧,手头没什么钱。我查阅了账目,账面上确实没什么银两,甚至连国库都有亏空。”

太子不疾不徐道:“不错,此事太子妃也有告知儿臣。”

“樊公公总内务府没钱。朝政上的事情我不懂,宫也是初来乍到。便想着没钱自然有没钱的法子,便有了今日的秋宴。不知陛下和诸位宗亲对今日秋宴可有何不满之处?”

苏亦行得诚恳,众人环顾了这四下精巧又颇有野趣的布置,想起初进来时的新和惊艳。再看看幼童们在其间的欢声笑语,确实是比起以往奢华的宫宴,要轻松愉许多。

以往宫廷的舞乐虽然精巧,但都很沉闷。今日这湖面一舞,着实引人入胜。

若两千两办成这样,也当真是挑不出刺来。

“这宫宴花费开销确实节俭了些,但也是因为樊公公没有银两。那这呈上去的账目上的万余两又从何而来?至少,我没瞧见。”

“冤枉啊。明明这银两都给了太子妃,娘娘怎么能血口喷人?”

皇后附耳对皇上道:“陛下,樊公公也是宫里的老人了。本宫用着一向得心应手,想来不会有什么欺瞒之事。太子妃一来,便出了事。为了太子殿下的颜面,不如此事姑且按下。待秋宴后再细细查验,陛下觉得如何?”

皇上略略颔首,这话有些道理。只是今日真是怪,先是老五,现在又是光妃。怎么桩桩件件都直指苏亦行?

她一向在东宫里安分守己,近来听掌了管理东宫之权。一上来便整肃东宫,揪出了一个硕鼠。为了避免铺张浪费,连太子都被她管得召唤幕僚商议如何存私房钱一事,像是个贤内助的模样。

何况苏鸿信的为人他是知晓的,先皇在的时候颇为欣赏他。先皇励精图治,任用他办了好几桩案子。他治下的三川州也是风调雨顺,上下都交口称赞。更是从未听有什么贪腐之事。

言心攸就更不必了,她出身世家。性情与寻常世家千金不同,却是个古道热肠的女子。当年在京城里便喜欢做些惩恶扬善的好事,颇有些美名。

夫妇俩教出来的女儿,人品自然不在话下。

再反观宫里这些个人,他们什么脾气秉性,皇上也是心知肚明。往日里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这会儿忽然针对苏亦行,怕是另有所图。他看向了太子,微微眯起了眼睛。

太子近来行事作风改善了不少,朝的大臣们对他也有所改观。他又军功卓着,倒也是时候压一压他的势头了。

于是皇上摆了摆手道:“太子妃此次秋宴办得深得朕心,不过有些琐事还是容后再议。朕乏了。”罢起身离去。

夏青青转头看向苏亦行,目光透出了焦急。

苏亦行也有些无奈,皇上这是有意和稀泥。云朵匆匆跑来,将账册递来。苏亦行捏着那账册,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账册上,所用钱财的每一个条目都记得清清楚楚。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今日之事的发生,原以为呈给陛下,便能得一个公道。

没想到他竟就这么撂下一句话便走了,今日的局都布好了,就等着光妃和樊公公往里面跳。

苏亦行和夏青青原本还商量好了,从樊公公还能再扯出皇后的势力。到底是她想得太简单了。

她转过身,对上了太子的眼眸。他上前握住了她的手,低声道:“这要是常有的事,不必气馁。父皇心有数,他自有计较。”

她张了张嘴,忽然听身后的皇后道:“太子妃留步。”

第63章 酒不醉人

苏亦行转过头, 太子微微眯起了眼睛:“母后,既然父皇都已经不计较了, 此事便就此作罢。”

皇后缓缓道:“不能就此作罢。至少光妃诬陷太子妃, 此事不能轻饶。只是本宫不知, 太子妃觉得该如何处置为好?”

苏亦行福身道:“光妃是皇上的嫔妃, 如何处置自然是该由陛下和母后定夺,妾身不敢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