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8

[综]皇宫那个染缸 雾十 2090 字 2022-08-18

接与刘备决裂,因此江东就用箭矢不足为理由刁难刘备,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草船借箭?”

诸葛亮和鲁肃面面相觑,而后更加震惊地望向郭嘉。

什么事他都算到了?!

鲁肃这时只能开口强笑道:“使君深明大义就好,我江东并无意冒犯使君。”

这个时候可不是大义凌然的时候,也不是死要面子的时候,鲁肃如果坐实了冒犯郭嘉的罪名,他一入荣辱得失是小,江东存亡他可承担不起!

诸葛亮闭目痛惜一叹。

“颍川鬼才郭奉孝,自闻你大名之日我便不服,今日,在下服了。”

郭嘉不以为意,说:“孔明子敬,还是先随我回城吧,这大冷夭,我就算放你们走,你们也未必能安然无恙回去o阿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天祚决定在老了之后写本书,《一代明君是怎么炼成的,记我的兄贵玄烨》。

站在紫禁城的最高点,倚栏远眺的顺治不断拨动手中的念珠,神色深邃,夕阳残血,年轻的帝王在心中默默盘算,他到底什么时候出家比较合适呢?(喂!)

是的,出家,顺治从未打消过这个念头,早在董鄂妃去世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万念俱灰,如果不是因为还有天祚兄妹这个责任在,他恐怕早就遁入空门了。事实上,他现在也已经差不多了,每日吃斋念佛,读经打坐,算是一个预备役的状态。除了抱着天祚去上朝,顺治基本已经不管事了。

平时有什么政事,好比批奏折之类的也都是玄烨在做,顺治帝美名其曰,对太子的历练。

小小的孩子坐在龙椅上,脊背笔直,下笔如有神的似模似样代顺治批奏折。那场景,天祚每看一次嘴就要抽一次,

一开始还是顺治在批,玄烨在一旁学习;后来就演变成了顺治看后让玄烨看,玄烨给出他自己的意见,然后顺治点评,之后,如果是一些请安类只需要写“知道了”又或者一些简单字样的奏折就玄烨批复,如果是重要的奏折,顺治才会执笔;再后来彻底变成玄烨几乎包揽了全部,批好之后再挑重要的汇报给顺治听,顺治很少在发表意见。

事实上,在从事皇帝这个职业面前,玄烨是十分有天赋的,起码天祚就觉得玄烨要比顺治认真很多。

天祚真心觉得玄烨这个皇太子当的实在是太苦逼了。

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玄烨起床去蒙馆读书,与此同时天祚和顺治还在睡觉;

卯时(五点到七点)顺治上朝,玄烨在给汉文师傅背昨天的任务,天祚在龙椅上睡觉;

辰时(七点到九点)早朝结束,玄烨开始背今天的任务,天祚刚刚清醒和顺治傻爸一起吃早饭;

巳时(九点到十一点),玄烨兔毫蘸墨的苦练书法,天祚在和从慈宁宫杀过来的妹霸乌娜希玩耍,顺治在念经。

午时、未时(十一点到三点),玄烨从蒙馆赶回紫禁城批奏折,又或者旁听顺治在书房和大臣的谈话,天祚、乌娜希在一边下棋玩,又或者是无所事事,小憩一会儿,等到饭点,乌娜希被接回慈宁宫吃饭,玄烨和顺治回来陪着天祚一起吃饭,顺便玄烨会把他已经批改了一部分的奏折汇报给顺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