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番外(五)

小金枝 言可 2886 字 5个月前

一年后,皇后顺利诞下一位皇子,太后甚是欣喜,命皇上立出生不久的小皇子为太子。

没等圣旨昭告天下,温顾先一步向皇上递了辞官的折子。

“摄政王,还有一年才到还政之日。”皇上看着温顾说。

“皇上这些年,勤学笃志,从未懈怠朝政,已然可以独立理政,臣已经完成了先帝的遗愿,如今太子已立,理应还政于皇上。”温顾已经派人给青州传信了,说要举家南迁,若是皇上不让他辞官,岂不是白费一番功夫。

皇上确实不希望摄政王辞官,摄政王想离京他是知道的,若是摄政王真的辞官了,便意味着,萧承欢也会跟着离京,那他以后,想在见她一面就难了。

但摄政王辞官,正合了太后的心意,皇上无法,只得首肯。

得了皇上的准许,温顾开始张罗南下的事。

“定居青州,你可想好了?”萧惋看着院中的箱笼问。

温顾看了萧惋一眼,“京城本就不是我的地方,若不是我小时候,家乡闹灾荒,兴许我这辈子都不会到京城,如今离京,才是回家。”

萧惋一想,确实如此。

温顾家乡虽然不在青州,但也离青州不远,而青州是父亲周流风的家乡,这次去青州,真正离乡的,只有萧惋。

一想到即将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萧惋神情染上一丝落寞。

“清风如今在京中任职,他和问雪要留在京城,王将军一家也在,以后你要是想回京看看,随时回来就是。”温顾搂住萧惋,柔声说。

春暖花开的时节,温顾举家南迁,历时三月,到了青州。

如今萧承欢已经十三岁,在妹妹和弟弟面前,十分稳重。

萧承乐和萧承安在马车里探头探脑,看着外面陌生的一切,新鲜又好奇,而萧承欢端坐在马车内,手里拿着团扇轻轻扇着。

“姐姐,你看看现在的青州,和你小时候来的一不一样啊?”萧承乐挽住姐姐的胳膊说。

上次来青州小住,萧承欢还不到一岁,她哪里记得。

“不记得了。”萧承欢摇摇头,视线看向窗外,满是陌生。

不过这里以后就是他们的家了,总会熟悉的。

山庄内的管家夫妻几年前已经病逝了,他们的女儿青儿,嫁人生子,继续看护着山庄。

一行人搬进山庄,收拾妥当之后,已经到了晚上。

定居青州的第一顿甚是丰盛,为了欢迎温顾等人,青儿请了好几个厨子,都是青州鼎鼎有名的。

萧惋看青儿,还记得十几年前她稚气未脱的样子,如今已然能独当一面,将偌大的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

饭后,萧承欢和萧承安两个闲不住,将山庄从里到外,从前到后看了一遍,然后来到山庄的水池边上,兴奋大叫:“这个池子比我们京城府里的还要大!”

萧承乐看见后院的菜园子,里面种满了蔬菜,旁边还养了鸡鸭。

“有小鸡!”萧承乐很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好几次曾向阿娘提起想养一只小猫或小狗,都被无情拒绝。

不似弟弟妹妹那么活泼,萧承欢晚膳后就回了自己房里,关上门不知道做什么。

萧惋对此有些担心,大女儿一向是最开朗外向的,到了青州,反而不比二女儿活泼,定是因为心中对京城还有牵挂。

她想去安慰一下大女儿,却被温顾拦住,“女儿自己心里有数,等过两日,她想开了就好了。”

早在一家人到青州之前,温顾就替儿女找好了上学的地方,正是信王府上开设的私塾。

先帝在世时,睿王起兵谋反,先把信王推到人前,让皇上误以为信王是有心谋反之人,从而将信王逐出京城,一声不得入京,但其实,信王在几位皇子之中,最是敦厚老实,被人污蔑离京,虽然心中有恨,但是内心知道幕后真凶定是自己哪个兄弟,所以也没想报仇。

后来温顾将睿王活捉,他也算是报了仇了,不过他并未向皇上提出自己蒙冤一事,这辈子不回京就不回京吧,他已经在封地住了许多年,早就习惯了。

信王的封地,正在青州,信王妃也是个朴素的人,无论丈夫做什么决定都支持丈夫,一家人就这样安安分分地在青州生活着。

在儿女们上私塾的第一日,萧惋早早起身,看着三个孩子将各自的东西收拾好,各自带着书童,结伴去了信王府上。

儿女们一走,萧惋本打算回房睡个回笼觉,却被温顾拉起来。

如今温顾没有公务缠身,每日清闲自在,最喜欢拉上萧惋,两人去郊外骑马散心。

“我还想再睡一会儿,下午再去吧。”萧惋困意正浓,闭着眼睛说。

“昨日睡得不晚,怎么这个时辰了还困,不会是又有了吧?”温顾说着摸上了萧惋的肚子。

萧惋听着,猛地睁开眼睛,“不会吧,上个月月事正常啊。”

“那这个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