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七十四枝

小金枝 言可 4061 字 5个月前

为了给承欢过生辰,温顾提前一日回到山庄,给承欢买了许多礼物,也给萧惋打了一套首饰。

首饰是上个月就吩咐下去的,十日前就做好了,当时清风欲直接送到山庄,温顾却想亲手送。

承欢出生时,他没陪在萧惋身边,那么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他定要陪着她的。

收到礼物,萧惋很是开心,哪个女子不喜欢漂亮首饰呢?

承欢生辰,罗师傅亲手做了个木马给承欢骑着玩儿。

“夫人,这木马罗师傅做了好几天呢,从上山砍木材到上漆,都是罗师傅自己完成,没让他人经手。”问雪把木马拿过来放到承欢面前。

萧惋见这木马样式精致,边角圆润,做工很是仔细,一看就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怪不得前一阵子,罗师傅总是去后山,原来是为了做这个。”

承欢见了木马,无师自通骑上去,第一次玩儿这个,感觉很是新奇。

“罗师傅有心了。“萧惋看着女儿玩儿得开心,笑着说。

上个月,温顾回山庄,看见承欢不用大人扶着,自己用两条小短腿儿,走得摇摇又晃晃。这次再回来,见女儿走路已经很稳当了,不由得感叹小孩子长得真快,每次回家都能看见女儿的成长。

“惋惋,修筑堤坝进程顺利,估计能提早竣工。”温顾和萧惋并肩坐着,看着承欢骑木马。

“那会提前回京吗?”

“你要是想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就住着,想什么时候回京就什么时候回京。”温顾倒是不甚在意,若是萧惋喜欢,一直住着都行。

“那就按照原计划,明年夏季再回去吧。”萧惋想留在青州的原因,一是这里的生活安逸,另一个,是段鸿和李河的事还没弄清楚。

这两人上山做了山匪,这么久了也没有什么别的动作,实在是奇怪。

不过这二人没沉寂太久,温顾给女儿庆祝完生辰的第二日,城内便出了事。

山上的山匪攻进城内,闯进当地知州的府邸,将知州一家赶了出去,霸占了知州府,并放出消息,当今皇上昏聩无能,残害忠良,百姓日子苦不堪言,他们要起义,推翻当今皇上,救百姓于水火。

起义军规模不大,不过两百个人,段鸿是领头的,带着人就住在知州府里,每日都派人上街巡逻。

要说区区两百人,应当成不了什么气候,不过,这件事发生之后,无论是百姓,还是当地的其他官员,竟无一人去关心知州大人的死活,不禁对段鸿的做法视而不见,竟然隐隐还有偏帮的意思。

段鸿之所以敢明目张胆霸占知州府,就是因为这个知州平日不做好事,整日欺男霸女,胡作非为,当地百姓十分痛恨,见知州被人如此驱逐,无不拍手称快。

知州大人无法,带着一家老小去找了温顾,求温顾派人将段鸿这厮活捉,押送到京城。

温顾得知段鸿如此做派,倒是和幼时记忆中的一个人对上号。

他十岁的时候,记得周将军身边,有一个人,山匪出身,平日里最是痛恨荼毒百姓的不良官员,当初周将军就是派这个人做了探子,去前方刺探消息,结果那人回来谎报军情,周将军才决定领兵追击敌军,最终战死。

若段鸿真是这个人,那他倒要去会会他。

青州的驻兵五百人,不过这五百人形同虚设,既没有武器又没有盔甲,因为当初朝廷拨下来的粮饷都被知州大人扣下了,底下的兵连个响都没听见。

而且这些兵平时极其松散,一到需要用他们的时候,也排不上什么用场,不过拿来充充场面还是可以的。

温顾让知州把当地驻兵调过来,他率领这些兵进城,将知州府团团围住。

段鸿知道温顾在青州,他也知道自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温顾一定会来,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温将军,到府内一叙吧。”

眼前的段鸿,和几个月前被关在柴房里的人大相径庭,胡子刮了个干净,身上的衣裳像是在知州府上搜刮的,但穿着倒还合身。

到了府内,段鸿命人上了一桌子菜,对温顾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记得,你被周将军救下的时候才八岁,个子也不高,人也瘦弱,但是貌相很好,当时军中有人因为这个,一见你就欺负你,说你长得像女孩子,你就每天用地上的土、泥,把自己的脸涂得脏兮兮的,觉得这样就没人欺负你了。”

这番话,倒是让温顾想起了自己刚被周将军救下的那段日子。

当时,家乡闹饥荒,他每日有了上顿没下顿,吃不饱穿不暖,人瘦得不像样,周将军救下他之后,给了他一个馒头,带着他回到军中。

他人小,力气也小,骤然离开父母,进到陌生的环境,干什么都不自在。

周将军不能时时把他带在身边,他一个人的时候,有人跑来说他长得像女子,笑他连剑都拿不起来,他气不过和人打架,总是输。

后来他厌弃自己的长相,又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周将军好好学功夫,这才拒绝了周将军给他找养父母,之后便一直留在军中。

段鸿并不是周将军的亲信,所以他对段鸿几乎没什么印象,今日见了,想起他是当年的探子,念及周将军的死,和他有很大的关系,故而也没什么好脸色。

“你欺侮朝廷命官,侵占他人府宅,已经触犯了王法,我劝你还是迷途知返,去官府自首吧。”温顾说。

段鸿听后哈哈大笑,笑的时候习惯性地去摸胡子,摸了个空,想起自己把胡子刮了,便只摸了摸下巴,“我要是怕官府,也不会带着弟兄上山为匪,且知州大人为官不正,我这么做是为民除害,你要是不信,去外面问问百姓,我可曾伤过百姓一分一毫?”

他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他住进知州府后,每日巡逻的人在街上看见不平之事,都会上去主持公道,百姓们对他的评价还挺高的。

“知州大人犯了错,自会有上面的官员处罚,你以这种方式为民除害,不太妥当吧。”

段鸿笑了一声说:“我也自知此举不当,可是如今靖国上梁不正下梁歪,知州大人为非作歹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多年了,上面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贪官越做越大,百姓苦不堪言。既然上面的人不作为,我们下面的百姓,就要自己为自己讨回公道,且我这么做,除了为了百姓,还为了早已身死的周将军,温将军,你想不想知道周将军当年,到底是什么死的?”

段鸿的话,掉足了温顾的胃口,温顾不急不缓喝了杯酒,“愿闻其详。”

“当年,战前一夜,有人找到我,说是只要我帮忙传个消息,就给我一千两银子。我跟了周将军六年,拼死拼活,朝廷下派的银子却越来越少。当时我娘重病,无钱医治,要是有了这笔钱,我就能买得起最好的药材,治好我娘的病了,于是我鬼迷心窍,答应下来。第二日,我照着那个人说的,在周将军派我去刺探敌情的时候,和周将军说了假消息,我原以为,周将军带人前去追击敌军,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无功而返。谁知,前方早有敌军埋伏着,周将军因此遇难,还有无数将士殒命,当时我被发生的事吓傻了,伺机逃走,原来说好的一千两银子也没有拿到,反而有无数场刺杀等着我。“

“我逃了十年,还是没逃过。一次,被人逼到悬崖,再也没有退路,我自知必死无疑,想死个明白,就问对方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杀我。对方知我无路可逃,便把真相告诉我了,原来,想除掉周将军的人,是皇上!是皇上顾忌周将军功高盖主,这次对周将军起了杀心,怪不得无论我逃到哪儿,都逃不掉,想灭我口的是皇上,我怎么可能逃得过?”

“可是老天有眼,我跳崖之后,侥幸活了下来,当时我便对天发誓,重活一次,我定要把周将军的死因公之于众,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去年睿王谋反,我便想趁机起义,后来见有人来青州调查当年的探子,我以为是皇上知道我没死,又派人来灭口,便又躲了起来。”段鸿一番话说完,两人陷入沉默。

不得不承认,温顾对段鸿的话,起初是不信的,但是细想之下,确有几分可信。

当初周将军的威名,就连南齐和北羌的百姓都知晓,这样的武将,手中有兵权,为人有威望,若是一旦起了反心,便是最大的威胁。

可是当年周将军已经娶了静和长公主,和皇室已经绑在了一起,皇上为何还要下狠手除掉周将军?

“温将军,周将军对你有救命之恩,你这么多年为皇上南征北战,对得起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