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刘金燕有些好奇,便和旁边一媳妇攀谈起来,说话的时候才知道,人家这是杠着弹好的棉花被胎带去上海卖。

“挺好卖的,走街串巷地卖,能挣钱。”对方现在外面混得多了,还随口和刘金燕讲了自己在外面怎么挣钱的事。

刘金燕听得认真,听完了还和冬麦悄悄说:“其实外面挣钱机会还挺多的。”

冬麦点头:“是,咱就是整天在咱们村里,不懂外面的事,咱们以后有机会多出来走走就好了。”

刘金燕眼睛里放光,她突然道:“冬麦,我不要你那二十块钱,你出路费饭钱就挺好的,我觉得这一趟出来比啥都值!”

冬麦抿唇:“你要干嘛,想卖棉花胎?”

刘金燕:“先出来看看呗,我发现,人家城里到处是挣钱的机会,咱农村的许多东西,不稀罕的,可能拿到城里来都是宝贝!”

冬麦更加笑了:“我看你这觉悟挺高的,说不定将来能挣大钱!”

路奎豪听到这两个女人在那里叨叨,也笑了声:“我看两位嫂子都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倒是让刘金燕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个时候,李中昌买东西回来了,没包子,只有烧饼,大家一人两个分着吃了。

吃差不多的时候,火车也到点了,大家赶紧上火车。

第一次坐火车,难免紧张好奇,东看西看的,东西都不知道放哪儿,幸好有路奎豪帮着,才算是没出差错。

冬麦看火车上人来人往的,担心自己帆布包里的钱,一直将帆布包抱在自己怀里,免得出什么事,不过想想大家伙一共四个人呢,还有两个男人,到底是心安。

火车轰隆隆走了一段,外面的天差不多黑了下来,有些就开始靠在座位或者趴在餐桌上睡觉,不过冬麦几个都兴奋,根本睡不着,便和刘金燕小声嘀咕着说话。

最后,刘金燕也睡着了,车厢里很安静,冬麦看着车厢外。

不知道这是路过哪里,看上去是一座城市,那城市里灯火亮着,璀璨夺目,让冬麦想起夏天时候站在田地里,仰望天空时那漫天的星星。

冬麦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忍不住凑过身去,趴在车窗外细看,火车往前行驶,她就看着那城市的灯光逐渐远去,最后变成模糊的一片。

她收回目光,想着刚才看到的,觉得好看,但是又觉得,也就那样,未必有家乡的星星好看。

她又想起来沈烈,想起他布着红血丝的眼睛笑起来的样子,明明疲惫,可那么一笑,却让人觉得,依然温暖,充满干劲和希望。

她微微咬唇。

火车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车厢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酣睡声,就连刘金燕都打了呼噜。

冬麦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帆布袋子,低下了头。

出门的新鲜感和使命感已经褪去,冬麦心里竟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独感。

她开始想念沈烈了。

望向窗外,窗外没有了星星,也没有了城市的灯火,她在这哐当哐当的火车声中,走向遥远的地方,只是不知道那个破旧的厂房里,此时的沈烈,是在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我查着当时的农行有通存通兑储蓄功能,可以非开户行取款,不过未必跨县。

哎,就这么着吧,设定是冬麦办的是市通存通兑储蓄,可以跨县。

不然没法写了,那时候只有10元的票子,100元就是一叠,我曾经手提着20万去银行存(10元票子的2万大概和我提着20万差不多手感吧),我觉得太沉了,我不想让冬麦提着这个,她得吓得火车上睡不着觉啊。

另外女主知青父母的设定微调,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数学渣,知青1968年开始的,他们的孩子最大也就1970年的~_lt~

第84章 他就是想听她讲

抵达洛城的时候是凌晨五点多下了火车站,夜幕中隐隐透着灰白,出了火车站,并不见公交车,只有几辆人力三轮车挤在那里,大声吆喝着要拉客。

路奎豪和人讨价还价一番,上了三轮车,三轮车夫踩着轮子,笨重地穿过洛城的街道,冬麦和刘金燕两口子好奇地看,洛城算是大城市了,有十几层的高楼,在天将亮不亮的时候,百货大楼的霓虹灯还在一闪一闪地亮着,

路奎豪研究过地址,下了三轮车,吃了点东西,又坐上了拖拉机,拖拉机就往城外过去,城市的高楼消失了,繁华不见了,路边有了杂草,眼前多是低矮的棚房和厂房,最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处,那里有—片厂房,是红砖和青砖混合的,厂房上面顶着大烟囱,路边有两只瘦骨嶙峋的狗在垃圾堆里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