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52

齐瑞养家记 孺人 8223 字 5个月前

当然他都挣了不少,齐瑞那边自然就更不会少。具体有多少,反正齐瑞仔细算了一下,按照城里现在的房价来讲,他们想买上一家带商铺的小院,这还真不是件多难的事了。

要说生意好,钱挣的多,怎么着都是一件喜事。可最近这几天,齐瑞却急的不行,连带着,嘴角都开始冒起火泡来了。

“娘,粉条不多了啊!”可不是不多了么!因着酸辣粉的生意太好,连带着原本放在齐贵店里的干红薯粉条也卖的不错。这样一来,之前准备的那些粉条压根就不够卖了。

酸辣粉这边的摊倒还好,做酸辣粉的时候可以现做现卖,中间还能省了那道晾晒的工序。可对于干红薯粉来讲,却是不行的。

不说齐瑞这边急,就是齐贵那边,中间也催了齐瑞几次,让他多送点干红薯粉过去。

为着这个,一家人只能摸黑赶工,累死累活累了好几天,才赶急赶忙的赶出来一批红薯粉条。

可红薯粉条是赶出来了,但是因为太过劳累的原因,穿过来大半年的齐瑞,终于有幸病倒了。

大半夜的,还是王秀兰先发现的,因为现在肚子大了,半夜经常会抽筋。抽着抽着,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清醒过来。

王秀兰就是被抽筋抽的半夜醒来了,才发现齐瑞烧了。

吓的她赶紧的推醒了齐瑞,然后将刘春花他们给喊醒来了,连夜去请了村里的齐郎中给来给齐瑞开了药。

要说这病呢,也不是多严重的病,就是吹多了冷风,熬多了夜,干多了重劳力活,使得齐瑞一下子没撑住,一个不小心发烧了。

不过这种发烧要是放在现代,两片药片吃下去捂上被子睡上那么一觉估计就能好了。但是放在这么一个没有抗生素的古代,一个弄不好,那是会出人命的。

齐郎中到底只是一个村里的郎中,要说这医术有多厉害,那是不可能的。人呢,年纪也不小了。所以说话做事啊,特别讲究一个稳。

什么叫齐郎中的稳呢?就是给每个病人看完病之后,将病情会故意说的严重一点点。也正是因为这故意的一点点,吓到齐家所有的人,也包括齐瑞。

齐瑞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发烧,居然很有可能让他没命!

当时听了齐郎中这么一说,别说齐瑞了,就是齐家其他的人,都给吓到了。所以很难得的,刘春花让齐瑞在家里休息一天,顺便在出门前还叮嘱了王秀兰,让她记得盯着齐瑞将郎中开的药给喝了。

叮嘱完了这些之后,齐家其他的人就赶紧出发去城里了。

要知道最近生意好的不得了,这多耽搁一会的功夫,那就是在耽搁挣钱啊!作为一个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的人来讲,刘春花现在颇有几分挣钱挣上瘾了的感觉。

刘春花走了没多久,王秀兰就端着一碗黑糊糊的药进来了,“来,相公,喝药了。”

然而这药才刚放到鼻子下,就熏的齐瑞想作呕了。再一看碗里那黑色的药汁,齐瑞是怎么也喝不下去。有心想不喝吧,旁边还有王秀兰在那里盯着呢!再一个,说句那啥一点的话,虽然齐瑞是怕苦,可他更怕死。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因为感冒发烧死去的人这几率,可还真不小。齐瑞觉得,自己要是因为不吃药一个不小心将自己给烧死了,那可真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齐瑞还是捏着鼻子,一口气将药给灌了下去。

药是真苦,一喝完,齐瑞整张脸都拧巴到一块去了。旁边的王秀兰忙给他递了一块糖过去。

含着糖,多少压制住了嘴里那发苦的味道,齐瑞便对王秀兰道,“你离我远点,小心别把你给传染了。”他自己病了,可真不想怀着孩子的王秀兰也跟着病了。据说这所谓的孕妇,不是抵抗力会更差点么!

因为怕将王秀兰传染了,昨晚上齐瑞都是自个一个人睡的呢!

喝了药没多久,齐瑞就犯困了。迷迷糊糊的倒在床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睡着了过去。等到他一觉醒来,只觉得浑身黏黏糊糊的,一抹脑门一手的汗。不过许是汗发出来了,脑袋也跟着清醒了不少。

洗了一个热乎乎的热水澡之后,整个人又神清气爽的,生龙活虎一般了。

大概是这一病,是真的有点吓到了齐瑞。病好了之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是将一家人都喊在了一起,说要开一个家庭会议。

这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如何筹办一个红薯粉厂。

大概是没想到齐瑞要么不整,一整就给她整那么大一出,刘春花被吓到了,“啥?开作坊!”

“对,没错,开作坊!”齐瑞坚定的道。他可不想再因为太过劳累,将自己活生生的再一次给累病了。那样的话,挣钱还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挣钱,不就是想要给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么!如果为了挣钱,而不顾辛苦,不顾身体,那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要说齐瑞这个人吧,在没穿越之前,是个混吃混喝混玩的草包富二代。因为命好会投胎,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动过任何拼搏的念头。然后即便是后来穿越了,一开始的努力,也只是想要自己能过的更好一些。而再后来一些了,便是王秀兰怀孕了,他也不过是把让自己过的好,改成了让他儿子也能过的好。

可不管是哪样,说来说去,他骨子里其实就是一个贪图享受,不愿意过多辛苦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人,用什么辛苦创业,为未来努力拼搏什么的,那其实都是一些虚的。真正骨子里,齐瑞其实从来就没有变过。

而这次一病,齐瑞更是看清了这一点。那就是,他不会让自己再这么辛苦了!

他要轻松,他要请人干!

当然了,为了防止刘春花不同意,齐瑞在家里做了一份数据出来。这份数据,是用尽了齐瑞的脑细胞方才能做出来的。

数据里面包含了开作坊需要用到的本钱,请人的工钱,以及作坊开下去之后预计会有多少产量。而这些产量里面,又能产生多少的利润。

这一回,不像上一次跟刘春花说要做红薯粉条一样,没能派上用场。事实上,齐家所有人都认认真真的将齐瑞做的这份数据给听完了。

听完之后,齐瑞立马就收到了来自王秀兰那崇拜的眼神。这不禁让齐瑞有点小得意,然后眼睛死死的盯着刘春花,就等着刘春花的回答了。

刘春花确实也在认真考虑,不得不说,齐瑞这份数据带来的冲击还是有点的。刘春花考虑了许久,只跟齐瑞说了一件事,“这作坊开了,咱们那店还能买的起来吗?”

齐瑞得意的笑容僵住了。

说到底,还是齐家底子薄了。即便是这段时间赚了点钱,但毕竟时间还太短。虽说能买的起城里一般的店铺了,也能开的起所谓的红薯粉作坊了,但是这两样,终究只能选一个啊!

不过很快,齐瑞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要说这解决办法,也是齐瑞一开始就想到了的。要知道刘春花抠门的形象已经在齐瑞心里根深蒂固的很了,所以在开这个所谓的家庭会议之前,齐瑞就已经做好了“漫天喊价,就地还钱”的准备。

一开始,将要开作坊的话给说出来,如果刘春花不同意,因此拒绝的话,他再转而说那就去村里请几个人过来帮忙。

有了前头开作坊的事,再加上齐瑞弄的那个数据,齐瑞觉得,刘春花同意请人的可能性,那还是很大的。

有了方美珍这一大头,随后齐瑞有样学样的,也跟着吆喝了起来。

这里到底是古代,方美珍作为一个女人,即便是胆子再大,再不要脸,但是男女大防她还是要顾忌的。于是这叔嫂两个,分工合作,男女搭配。方美珍对准那些街头的妇人,齐瑞对准那些男人,倒还真给酸辣粉摊子拉了不少的人过来。

拉到了人,齐瑞顿时信心暴涨,人也跟着来了不少精神,脸上的笑容也挂的更热情了一些,拉客人也拉的更带劲了一些。而且许是摊子上多了几个人再吃,到后面,也用不上他们多费力去拉了,很多看到这边摊位上吃的那些,一个个吃的满头大汗,嘴也被辣的红彤彤,油光满面的,却还是捧着碗不肯放的人后,也跟着过来试了一下。

到最后,来吃酸辣粉的自然是越来越多。很快,齐瑞和方美珍都用不上去外头拉客人了。这时候,齐瑞开始分了心出来,跟人家推荐他做的干红薯粉。

当然,因着这边是卖酸辣粉的原因,干红薯粉在摊子上是不卖的。大伙要买的话,只能去齐贵店里。

至于齐贵店怎么走,得亏于蘑菇,现在城里基本上只要买过蘑菇的,就没有不知道齐贵家店地址的。就是那些没买过的,到时候拉个人问上一句,也能顺利的找到地方。

……

钱翠华是真不大看好齐瑞弄的这些干红薯粉。毕竟这玩意乡下一大把,家家户户都会做。虽然做出来的东西跟齐瑞弄出来的相比,形状差了点,颜色差了点,口感也有那么点区别,可是那些东西却花不了多少钱啊!

都是自家种的,就算是拿到城里来卖,一斤干粉子,能做多少红薯粉出来了。要想靠这个赚钱,那得赚到猴年马月才行啊!

要她说啊,齐瑞有那么大工夫瞎折腾这个什么红薯粉,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家里种蘑菇。

当然这些个话,钱翠华最多在心里腹诽几句,却没有当着齐瑞的面去说。毕竟是分了家的人了,即便齐瑞是齐贵的亲弟弟那又怎样?这既然分了家,那就是两家的事了。亲兄弟间的,有点事,当哥哥的搭把手帮个忙成,但是人家家里怎么过日子,作为哥嫂的,最好还是不要去插手。

更别说,上头还有公公婆婆,大哥大嫂在。就算是要管在,怎么着,那也轮不到他们做二房的去管吧?

尤其是齐瑞那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更是把钱翠华想要委婉提醒几句的话都给咽了回去。

算了,算了,左不过是费点功夫和精力的活,自家在店里给个位置放这些红薯粉,也当不得什么。

到底是齐贵的亲弟弟,这当亲哥哥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不过再多的,钱翠华也帮不到哪里去了。

红薯粉很快便被运了过来。

事实上呢,这些个红薯粉也就跟钱翠华想的那样,运过来之后确实销量不怎么好。或者更应该说,不怎么好还是客气的话,根本就没卖出去过。

倒是有人好奇,见着店里摆了新鲜玩意多看了一眼,也顺嘴多问了一句。可当问清楚是什么东西之后,却没人说要买。

粉末状的红薯粉,大伙会做,会弄。可这弄成条状的,稀罕是稀罕,可人家没见过,也就更不会吃啊!

即便是钱翠华口才再好,可一时半会的还是没能让人家将东西给买回去。

钱翠华瞅着那些摆在店里一动不动的红薯粉条也有点着急,犹豫着要不要让齐贵去劝劝齐瑞,可没想到的是,没等她开口让齐贵去说这事,那边齐瑞又整出事来了。

人家不光要卖什么红薯粉条,还要到城里来卖酸辣粉!

这什么酸辣粉的东西,钱翠华想说,得了,又是一个没听过没见过的稀罕东西。也不知道她那小叔子,到底是从哪折腾出来的玩意。

有心想劝吧,可这事也得要人家愿意听,能听得进去啊!要不然这事做的,就是讨人嫌的活了。

而且齐瑞动作也太快了,刚到城里和他们说了这个事,当天就去把桌椅凳子什么的给买了。

眼见着东西都被送到她家店里来了,那些个劝人的话,钱翠华就更说不出口了。只能由着齐瑞折腾,想说,多折腾几次,要是失败了,没准就能吸了这瞎折腾的心,老老实实的回家种蘑菇。

话说,蘑菇那么好卖,又是独家的生意,齐瑞这个不长进的,怎么就不想着将蘑菇的声音扩大呢!

钱翠华心里这么嘀咕着,也是这么私下跟齐贵说的。齐贵那边呢,就道,“随着他吧,左右费不了咱们什么劲。”

所以说,这两口子纯粹是站在哥嫂的角度,想着能帮一把齐瑞就帮一把的念头。至于齐瑞说的,卖出去多少给他们多少分成的话,这两位都没放在心上。

毕竟这东西都搁店里放了一段时间了,好不好卖的,他们还不清楚么?

……

钱翠华昨晚上做冬衣做晚了,导致早上醒的比较迟。等她起床到前头店里的时候,蘑菇已经送过来了。

这会齐贵正忙的不行,毕竟这天越越冷,越接近年关,这蘑菇便越发的好卖了。

几乎是每次货才刚到,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被卖了去。这里来买蘑菇的,除了一些普通人家,甚至连那些高门大户的管事婆子,都过来买。

这里头的区别便是,前头那些人买上一斤半斤的,便是咬牙买了。而那些个人呢,一买就买上好几斤。最多的一回,许是人家家里要办事,一口气就要了三十斤!

因着蘑菇紧俏受欢迎,所以有些人怕来的晚了买不到,便一早就等在门口了。

钱翠华看到的,便是齐贵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景象。顿时她赶紧的走了过去,帮着忙活去了。

“是你们这有红薯粉卖吧?给我称上一斤。”闹哄哄的人群里,不知道啥时候混进来这么一句话。

正麻利的装着蘑菇的钱翠华,立马高声应了一句,“好嘞,您等一下。”紧接着,她从框里装了一斤蘑菇出来往秤上一放,正正好一斤!

钱翠华满意极了,要知道这抓货的手艺还是她最近这段时间练出来的,毕竟这天天卖蘑菇跟打抢一样的,没点本事还真忙活不开来。

称好蘑菇后,钱翠华笑着对那人道,“一斤,四十五文钱。”没错,蘑菇最近又涨了。可即便是又涨了,照旧是好卖的紧。

可没想到的是,钱翠华将蘑菇递过去好一会了,也没见着人来接。那边呢,又有顾客催她,于是钱翠华诧异的问了一句,“客人,你这蘑菇还要……”不要啊?

这时,那客人已经显得很不高兴了,重复了一句,“我不要蘑菇,我要的是红薯粉!”说完后,还自言自语的道,“没找错地方啊,人家都说了,是卖蘑菇的店里才有的卖啊!我记得城里,只有这一家卖蘑菇的吧。”

“啊?”钱翠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快反应了过来,忙道,“对,是我这家店。您是要红薯粉条对吧?我这店里有!”

赶紧的给那客人装了一斤粉条后,钱翠华拿着钱还在那里惊讶,这东西还真有人来买啊!

不过惊讶归惊讶,很快,钱翠华便将这事给抛到脑后了。因为这会蘑菇刚运来,正是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候,钱翠华忙着称秤收钱,哪有心思想那么多啊!所以即便是在这之后,陆陆续续的又有几个顾客来店里买了粉条,钱翠华也没当回事。

一直到忙完了高峰期,累的直不起腰来的钱翠华酸软的瘫倒在店里的椅子上的时候,才注意到,这一早上不知不觉的,齐瑞放在这里的粉条,居然少了一小半。

别看只卖了一小半,可比起之前那段时间完全无人问津的情况,现在这样简直是好太多了。更何况因为干货能放,齐瑞搁在钱翠华店里的干粉条,那还真不少。

这钱翠华粗粗算了一下,就一早上的功夫,竟然卖了快二十斤出去!钱翠华惊讶极了,想说,什么时候这粉条居然也能卖的这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