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那位萧少监打开房门,李嬷嬷抬起头,慕卿的衣裳也是玄色的,同今日这浓稠的夜色很相近。他看到李嬷嬷,里间那一盏微弱的烛火在他身后,昏黄的光亮,在他脸上晦暗不明。

他的话仍是温和的,带着适好的的温度:“去看看太后吧。”

那话语,好似一个担忧主上的臣子。

李嬷嬷进去了,太后在床上,睁着眼,却人事不知。李嬷嬷喊出口的声音,都打着颤。

这就是帝王家吗,兄弟阋墙还不算,如今连亲生母亲也要下手。李嬷嬷毫不怀疑,慕卿此番前来,定是受了皇帝的旨意。

李嬷嬷小心翼翼地去探太后的鼻息,还在想着方才慕卿的话,深夜里,禁不住又打了个哆嗦。

第65章 病症

再听到太后的消息, 说是太后得了中风之症。

扶欢到慈宁宫时,不单单是她,连皇帝和有孕的淑妃也到了。淑妃的肚子已经非常显怀, 需要扶着肚子才能走动。

扶欢这时也过多关注不了淑妃,她看到躺在床上的太后, 眼睁着,却是不能说话, 不能走动,连身体也是肉眼可见的僵直。她走上前,小声地唤了一声母后。太后没有看她, 太后只看看着绘着寿菊的帐顶。

以往的太后, 从未有过这样狼狈的模样。扶欢的印象里, 太后从头发丝都脚尖, 全身上下无一不透着尊贵的气派。太后是世家女出身, 腹有诗书,仪态端庄,世间对女子美好的形容, 都能在她身上找到一二。

但不是像今天这个模样。

即便是世家女, 即便是太后,也是血肉凡胎。

尽管太后对她并没有多少温情,一应照料, 也是按着宫规来。但扶欢还记得,在她被皇帝罚禁足后, 在皇帝要将她下降梁家时,太后同她一道做刺绣,同她说那些只有母亲才会对女儿说的话。

这份情谊,扶欢记在心底。即便没有这些, 一同相处许久年岁的人出了这样的事,任谁也会觉得难受。

太医在一旁对皇帝道:“太后此次病症来得急,臣施针救治,勉强救回,余下的,只能慢慢调理。”

中风之症,直到现在也是难治的病症。皇帝也是不忍,别过脸,对太医道:“务必要好好医治母后。”

说完后,皇帝回过头,对扶欢和淑妃道:“太后这模样,想必也不想让大家看到,这儿有宫人伺候,都回去罢。”

扶欢道:“只是母后得了这种病,做儿臣的不在身边照料,难免于心不安。”

皇帝朝她看过来,不知为何,扶欢觉得皇帝看她的眼神,透着一种锋利的冷意,但是很快,这种冷意消失了。许是错觉吧,扶欢想着。

皇帝温声同她说:“朕知道皇妹的心意,但是眼下太后正病着,照料起来总不及宫人们照料的好,他们是做惯了的。”

“况且朕知道母后的脾性,乍然得了这种病,她定是不愿看到我们见到她现在这个模样,要留些时间,让母后想清楚。”

皇帝这样说着,也是有几分道理。

到底他们是亲如一家的母子,且皇帝这样说了,再多说也是驳了皇帝的脸面。扶欢点点头,面朝着太后行礼:“母后好生养病,扶欢便告退了。”

在她后面,淑妃也扶着肚子行礼:“妾也告退。”若不是太后忽然得急症,她也不会离开钟粹宫,到这里来。月份越大,淑妃对自己的肚子越加小心。

扶欢却行退后几步时,忽听到太后呜呜地叫唤了两声。她抬起头,见到皇帝已经到太后床边,一遍握着她的手,一边问母后。太后身边贴身伺候的李嬷嬷也走了过去。

她走到殿外,心情仍是沉重的。但是一抬起头,便看到慈宁宫外,慕卿穿着朱红的朝袍,站在外头。

“厂臣。”扶欢沉郁的表情尚未收回,她对慕卿微微颔首。

慕卿向她行礼,唤道长公主殿下,而后,又对着扶欢身后走出来的淑妃致意。

淑妃抱着肚子,由她的贴身宫女素心扶着。她对着慕卿,倒是先开了口:“厂臣缘何来慈宁宫,是寻皇上的吗?”

慕卿垂首一笑:“东厂有要事,需禀明皇上。但此刻太后抱恙,臣便侯在这里,待皇上看过太后,再禀明。”

淑妃点点头,她似乎还想说些别的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只对扶欢道了一声先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