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余水月在林中就听见了柳白昭的琵琶声。

弦声缥缈,如泣如诉,活像要卖身葬父的孤女。

余水月:……这是怎么了。

余水月提着几只肥兔子跳了回去,就见她的美人相公板着一张芙蓉面,玉指下的琵琶音相当扰民。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这个小故事就结束啦

第68章 339、画尾声

余水月把兔子递给黄鹂收拾,擦了擦手,向柳白昭的方向走去。

柳白昭见她来了,便微垂眼睑,往旁边蹿了蹿,给她让出坐的地方。

余水月毫不客气的挤着他坐了下去,还伸手掐了掐他的耳朵,笑道:“相公不是爱吃兔腿吗,我多抓了几只。”

柳白昭“嗯”了一声,眉梢微动,玉指轻挑,方才还哀婉幽怨的琵琶音立即就变了音调,

听起来如叮咚泉水,沁人心脾。

“相公琵琶弹得真好。”

余水月头靠在柳白昭肩膀上,仰望天空中流动的白云,趁热打铁补了一句。

果然,经余水月一夸,柳大人的琵琶音更是不得了。

音传十里,让人回味无穷。

后来甚至吸引来了几批踏青人,想要一睹弹琵琶人的真容。

群山环绕,碧树成荫,一身白衣的柳白昭低头抚琵琶的画面十分美。

余水月一边看美人图,一边烤兔子,还得趁柳大人弹琵琶间隙,看准时机问他:“多点盐?”

柳大人文雅的抚琵琶,接地气的回答:“稍稍多些。”

踏青归家后,余水月根据当时的记忆画了一幅画,又绣成了手帕。

“娘看看,我绣得如何。”

余水月自认绣得不错,人物,绿油油的草坪,还有那种空荡荡的意境,拿捏的死死的。

杨氏看后连连赞赏:“这幅老翁抱子垂钓图,绣得相当传神,水月又进步了!”

余水月不明白,是她的绣技太抽象,还是杨氏的想象力太丰富,每次总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图。

也许换个人,就能看出她想表达的内容?

于是余水月又拿着这幅“柳白昭抚琵琶”的绣品,问刚到京城的石榴。

因为要迁移涂欢教的教坛,石榴这些日子在西城与京城两地来回奔波。

“石榴,你看教主我绣得如何?”

石榴哪里懂得绣品,她先是拍手称赞:“教主都会绣花了?!您原来连穿针都不会呢吧!”

余水月:“闭嘴,看图。”

石榴装模作样的仔细看了看,道:“这是个老头,怀里抱了一条鱼?一个孩子?在河边干什么呢?打坐?这是什么心法图不成?腰间怎么还挂着一个唢呐。”

余水月抽回绣品,摆摆手:“去干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