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近来两国边界格外的平静。

木辛古有多恨他,周云砚再清楚不过。自从两年前他射穿了木辛古的大腿,木辛古手下的人便三天两头在边界搞事情。

他原本以为,在他回京的这段时间,木辛古会按捺不住,因此走之前,仔细交代了驻守的将领们一番。

但是木辛古一点动静也没有,再加上近来莫名其妙的平静,那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在酝酿着什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周云砚并不惧。

无论什么样的状况,驻守的士兵们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唯一能让他发愁的,就是如果陷入持久战,边关的粮草可能会不够。

他之前回京述职时,曾与他父亲探讨过这个问题。

邻国近两年出兵的几率很低,可以说微乎其微。

毕竟两年前的那场仗,他们损失的更多,没有个五年八年,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这些涉及邻国的事情,周云砚就不会跟血仙细说了。

人各有所长,周云砚的长出就在于做一个好将军。

但他也有弱点,弱点就是……着实不知道怎么制住血仙。

“你说说,都有什么事情,看我能不能帮你。”血仙道。

人们愁的事情,对她来说真的是小事情。

就像将军府里的女眷们,每日总有那么多要愁的事情,血仙看来都是一些根本不用多想的问题。

她睡几日醒来,发现这些女眷自然就忘了。

周云砚想了想,岔开话题道:“比如春耕,今年又不知能收成几何。”

去年的收成不好,守知县只能舔着脸上书朝廷,再向临县借。

临县和他们差不多,都属于吃了这顿愁下顿,结果就是一起挨饿,一直熬到了朝廷的救济粮拨下来。

他们军营还好,毕竟是朝廷供养着,但看到百姓们饿成皮包骨的模样,没有士兵的心情能好起来。

血仙眨眨眼:“这有何难?”

周云砚想起她给自己编得名头,道:“血仙不但会种树,连农事也会?”

血仙想了想,道:“虽然我没种过,但是应该不难。”

她可以像问棉花那样问种子,你怎么种才能活?需要进食什么?

那些种子们要什么,她就给它们什么。

周云砚听她没种过,便想着不能让她胡搞。

万一出了什么纰漏,那就等于损失了许多粮食,对于缺粮的边关来说,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她毕竟是只树精,也算是家学渊源,种树成功的可能性会高一些。

周云砚也有私心,他不想让血仙承担过重的负担。

于是温言道:“还是先劳烦血仙去种树吧,治理风沙更重要。”

血仙看了他半晌,话题一转,对他道:“若种成了的话,云砚给我什么好处?”

周云砚:“……”不是无偿的吗?

无偿是不可能的,血仙不是一只乐于奉献的精怪,她献出的每一份都要有所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