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齐礼之死(完)

这般两个人,从小就聪慧,学什么都快,于是就有些看不上小太子殿下。

再者说,老齐家还有一个臭毛病是代代相传的:对于他们看不上的子孙,便从来不理会,子孙必定受尽委屈。本来作为嫡子,小太子殿下是可以避开的,但他不聪明。

在皇家,不聪明就是原罪。

折霜其实挺同情小太子殿下。孩子还小,就被两个聪明人折腾来折腾去,想要把他培养成聪明人。

可有些人天生就不聪明,培养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教。齐礼和齐盛还不让别人插手,两个人全心全意的教,付出了十分的努力,结果对方还只会那么点东西,于是就更加生气了。

小太子就受了罪,这个你不行那个你怎么这么笨,折霜劝了好几回都没有用。

姜荔也知道小孙子的智力可能井不是那么高,所以折霜一咳嗽,她就知道了。叹息道:“就是因为知道他的性子,所以我才觉得,其实他不当太子,可能会过得更好。”

但是齐礼和齐盛以及已经死去的前太上皇陛下都对嫡子有一种特别的青睐,对庶子就没耐心的多。

于是即便知道太子笨,可是比起庶子来,他们更愿意教导太子。只是一教太子就发脾气,姜荔想到这个就觉得嘴里的瓜子也没有滋味了。

不过对于小太子,她倒是没有太多的感情。不为别的,只因如今的皇后娘娘可能觉得她太过于强势,所以总是避着她。

刚开始姜荔还是皇后的时候,就早早的把宫中的大权让给了太子妃,当时太子妃还没有如今这般,对姜荔算得上是毕恭毕敬,十分尊敬。

如今可不一样,如今可能她觉得自己当了皇后,已经不是姜荔“让”给她,而是她理所应当的,所以变了,每回来明园好像就是来护卫自己后宫掌管之权的,让姜荔觉得很是扫兴,便不喜欢她来。

她微微一表态,皇后就更加紧张了,做出来的蠢事就越多。

再加上皇后很焦虑,因为她的儿子井不被皇家所看好,她就更加想要抓紧手上的权力。

姜荔看在眼里,对她同情又失望。两个小老太太坐在一块,背后说人家皇后的坏话。

“我反正是看不懂她的,你说,太子将来如果想要登上……对吧,肯定是前朝使力。你得罪了我,把后宫本来属于你的权力好像抓的更紧一点,又有什么用?我根本没有想要好不好?”

折霜就笑。她对皇后也有些看不懂,之前觉得还算聪明的一个人,如今却慌张起来,变得没了基本的判断。她之前作为看着他们长大的长辈,也曾经试探性的说过一点点话,可是皇后不听,这就没有办法了。

姜荔也觉得没办法,“也不知她背后说了什么,反正太子对我是不亲的。”

姜荔本来对子孙就没有太多的感情。她觉得自己是个凉薄之人,所有的亲情都给了齐盛和齐安,如今年纪大了,就想一个人快快活活的,而不是去管小辈们那些事情。

折霜明白她这份心,道:“你这样很好,不像我,就是一个操心的命。”

姜荔就笑起来,“你们家那一大摊子的事,我也听说了。”

折霜笑起来,“传的倒是快。”

她这辈子就生了丹朝和丹阳两个人。丹阳嫁出去之后一直在云州——没错,她最后在初子龚,容肃,以及秦明之间选择了秦明。

秦明还比她少几岁,两个人倒是没有经历什么太大的挫折就在一起了。

丹阳那个性子,强势的很,对秦明占有欲很强,好在秦明性子温和,还喜欢做饭——听闻就是秦明的饭让丹阳选择了他。

两个人一直住在云州,如今秦明虽然没有接刕晴牙的职位,但这个孩子很厉害,假以时日,肯定能有一番大的作为。

折霜是不担心他们两个的,倒是丹朝成婚之后,刕晴牙就不愿意跟丹朝夫妻一起住。

刕晴牙是个领地意识很强的人。折霜当时都觉得非常无奈,不过跟小两口住在一起确实有很多事情不方便。

她也就同意了,谁知道让丹朝买了宅子搬出去之后,就不能时常照看孙子孙女们,导致让小孙子长歪了。

没错,歪了。丹朝是个大忙人,孩子出生之后,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照看,刕晴牙和折霜也没有经常管,至于儿媳妇也是个大忙人——她经商去了。

儿媳妇本来是大家闺秀,但是对经商非常有兴趣,嫁到丹朝后一看,嘿,这里根本没有人管她,而且折霜还挺支持她,于是立马投身于经营铺子,把生意打理的有声有色。

全家都是大忙人,孩子就没有充分的爱,于是就长歪了。

这个歪倒不是他欺男霸女,而是说他才十几岁,就觉得人世间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天天想着去做和尚。

大人们不让,他就自己剃发修行,不仅他剃发,他还想拉着别人去做和尚。

别人畏惧他的身份,不敢反抗,于是这小子就把同窗的头发都剃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还了得,于是孩子们的长辈纷纷找上门。不仅找去了丹朝和儿媳妇那里,还找来了折霜和刕晴牙这里,让人哭笑不得。

由于一个学堂出了十几个光头,有几个觉得十分没脸见人,还躲在家里不出来,要求退学,闹的还挺大。

而且有人浑水摸鱼,还想给刕晴牙和折霜丹朝泼一点脏水——他们一家的政敌那可不少,光是折霜一个人,就得罪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