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谋娶臣妻 南朝北阙 2510 字 2022-08-18

孟之微又整理了一番,跟琴濯一齐到坟前烧了几张纸,余下的时间便是琴濯兀自跟父母念叨这些年的事情。

琴濯虽是商家千金,倒也并非娇生惯养,父母常在四方跑动,常有未雨绸缪的意识,自小就教导她独立自主。

他们出事那年,琴濯也不过十一二岁,伤心自是伤心的,倒也没有一蹶不振,这些年又经过了一番困苦,心里早就筑起了一道高墙,便是再来风雨也能挡得住。

孟之微小心翼翼地瞅了她好几回,确定她没有偷偷哭鼻子才放心。她的印象里,琴濯父亲也是个十分豁达开朗的人,这一点父女俩倒是相似。

回去也要时间,琴濯最后说了几句话,便同孟之微起身了,两人都默契地没提要去拜祭孟家父母的事。

因为孟父被定了贪墨的罪名斩首,当时钱州的人都是知道的。孟之微怕自己的不小心引起旁人的注意,让一切工夫白费,所以这些年都不敢到父母的坟前磕一个头,家里更是连牌位都没留。

看到琴濯欲言又止,孟之微只是笑了笑,“没什么,在我心里时刻记着我老爹老娘呢,二老泉下有知,想必也不会怪我。”

琴濯知道这不过是她安慰自己的话,可说太多没用的也只是徒增伤心,便道:“等回去给你买糖豆。”

孟之微的脸上当即露出无奈,“就是当小孩你也比我小一岁半呢,你还哄我。”

“说你斤斤计较还不承认,半岁都要算上。”

两人一人一句,迎着夕阳的余晖往城里走去。背后拉扯长的影子,在微风拂动的荒草间摇摇曳曳。

作者有话要说:

完了,我都不想把女主给男主了……

薛岑:????!!!!!

第22章

在钱州的生活无需重新适应,依旧是日夜更迭,一日三餐。

钱州靠近江海,因而这里的海产极为丰富,集市上每日都有现打捞上来的鱼虾蟹贝,价格也比在京城便宜。琴濯把清蒸、爆炒、煎炸的做了个遍,孟之微每天回来都能看到桌上一道海鲜大餐,也算补足了这些年没能尝到家乡地道美味的遗憾。

京城来的人虽不少,但与孟之微交好的属实只有杨大人一个,杨大人来他们这租赁的小院也日渐熟练,因为实在馋琴濯的手艺,偶尔公务回来,便干脆在此地用饭了。

琴濯并不介意多一张嘴,毕竟杨大人在朝中是很有权威的老臣了,对孟之微也算照顾有加,便是不为别的,这马屁都要拍拍的。

早起的时候,琴濯特意去集市上称了一些花蛤,打算今日用来爆炒,再做些煎饼和冷素菜,午饭便齐活了。

杨大人惦记这顿饭,难得仗着自己的阅历权威带着孟之微早回来了一刻钟。

离开京城的时候,琴濯嫌东西多了不便利,因而只带了随身的衣物和一些盘缠,日常所用的东西都是到了钱州才置办的。

方才回来的时候,琴濯顺便买了一些干果片,回来用滚水一冲便可当果茶用,既不用太大的花费,也爽口宜人。

琴濯在小厨房里生火做饭,门外的小桌前一老一少嘬着酸酸甜甜的果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待水盆里的花蛤吐净泥沙,热油里放入切成段的葱姜辣椒,只需把花蛤倒进去大火翻炒至开口便可,最是简单又可口的家常菜。

今日主要尝鲜,主食反倒是其次。琴濯炒了半锅花蛤,先盛了一些在一个大圆盘里,四方的小木桌上差不多已经被这盘爆炒花蛤占据满了。

琴濯另用手掌大的小碟子盛了些冷素菜各自放在手边,旁边支了个凳子放着煎饼,随手一探倒也方便。

比起鱼虾一类,花蛤并无多少内容,里边的肉也就枣核大小,吃的时候连同浸入的料汁一吸,香辣跟鲜香一同入口,源源不绝地刺激着味蕾,这便是吃花蛤的乐趣所在。

圆盘里的花蛤很快见底,旁边堆了一堆的空壳,琴濯去端了几次众人方才见饱。

“我现在才明白,这入口的东西也是一方水土一方味道。”杨大人吃得心满意足,大有留在钱州的意愿。

孟之微道:“那这大半年,大人可以在此吃个够本了,便是回了京城也能带些回去让厨子做,总不能让您缺了这口。”

杨大人却摇摇头道:“京城的名厨虽多,可做这些海鲜倒不比钱州街巷的那些小摊贩随手翻两下的好,做菜跟做事一样,太过繁琐细致了也就失了原本的意图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