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143章

唐明珠心里也难受,在红盖头落下的一刹那,听着耳边喜婆一声声催促,唐明珠差点揭开盖头说不嫁了,还是被王春花拦住,从没有那一刻,唐家人觉得这个侯府太小了,这段路也太短了。

门外是锣鼓喧天的喜庆声音,四周不停有人说着天作之合,谈论两家的嫁妆聘礼,只有唐家人自己心里难受,终于在吉时之前,唐明珠跨出了唐家大门。

坐上花轿之时,唐明珠心中回荡着的是妹妹悄悄在她耳边说的话,若是过的不开心就回家,不知为什么,她脑海中都是这句话,眼泪也控制不住的落下。

唐明珠的婚事之后,唐家人失落了一段时间,王春花心情更是难受了好几天,说什么都要拉着唐宝珠,好几次都说宝珠以后不嫁了,就留在家里招赘。

唐石头也认真的点头,他们夫妻都不敢想若是宝珠出嫁,他们可怎么过。

唐明玉听到之后也只能和媳妇无奈苦笑,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赵辰可是皇家人,怎么可能入赘自家,不过谁也没有提醒唐石头夫妻两个这一点。

转眼又是三年过去,这一次唐明玉终于考中了进士,最后是二甲第七,不算高,也不算低,加之他有不少同门都在官场,干脆就寻了个闲职。

对不少大户人家来说考中了进士不算什么,对唐家来说却是天大的喜事,所以唐石头打算回乡祭祖,告诉老祖宗这个好消息。

赵辰得知之后,就觉得更加头疼了,这三年的时间,他和唐宝珠之间感情越发融洽,可惜唐家老两口就是不松口两人的婚事,他都能想到如果宝珠跟着家人回老家,两年之内他都不用考虑成亲的事。

最初太后看不太上唐家,哪怕后来被宝珠所救,也只是尽量放下那点芥蒂,甚至还想着就算两人成亲,也要给儿子指个侧妃,可现在太后不这么想了,只要两人赶紧成亲就好。

可惜她心疼自己儿子,唐家人更心疼自己闺女,一说亲事,唐家夫妻就开始沉默以对,想了又想,赵辰觉得这一次不能顺着唐家夫妻的心意了。

于是短短的时间内,先是帝后召见,之后是太后,就连已经嫁到霍家的唐明珠都回家了一趟,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唐石头夫妻终于勉强松开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其实这也是年纪到了,唐家夫妻心中清楚就算是拖也拖不了多久,两人一松口,成亲的日子立刻定下。

相比于当年唐明珠成亲之时,唐家还是刚在京城落脚,如今三年的时间,唐家也算是朝廷新贵,哪怕唐石头只有个虚爵,可因着唐宝珠一直参与粮食的改良,还有一些药物的研发,果树的嫁接,频频得皇帝夸奖,本身又是铁板钉钉得安乐王妃,这婚事得规模比之当初不知大了多少。

十里红妆,凤冠霞披这些都是少不了的,因为唐宝珠成亲,唐家更是在京中各处慈幼院捐了不少银子,就是为了给女儿祈福,还在唐家门口摆了三天流水席,只要愿意来道一声贺,就能吃席。

这样盛大的嫁女让京中不少人暗暗咋舌,觉得唐家这次嫁女恐怕把家底都给掏干净了,皇家这边也不遑多让,皇帝身在宫中,不能参加婚宴,但皇子基本都到了,皇后为表重视,专门准备了两箱东西添妆,这一次婚礼,也让众人看到了安乐王的受宠程度。

婚礼过后的第二月,昌平县这天来了一长串马车,惹得众人侧目不已,马车在县里停了一天就继续赶路,等马车队离开,才有消息传出,原来这就是昌平侯。

对于昌平县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昌平侯的,这可是他们这里走出去的侯爷,一介平头百姓成了侯爷,离奇程度不亚于那些话本子,更别说这些年大家纷纷种了朝廷发下来的改良粮种,比起早些年粮食产量增加了差不多一倍,这些可都是得益于唐侯爷的女儿福安县主。

是的,如今唐宝珠已经不是乡君,而是破格封为福安县主,这里面虽说有皇帝看在赵辰的面子上的原因,更多的是唐宝珠做出的贡献足够大,若非她是一名女子,又是自家弟弟的媳妇,宣德帝就该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