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卢悦

拉着小闺女的手,王春花有些得意,唐宝珠点点头,又好奇了问了一句,“哪个陈家?”

她回家这些天,家里人没有特意说过昌平县的人家,不过一个县城能有影响的也就那么几户,不需要打听就能听到。她似乎并没有在其中听到过陈家,但能让家里人专门提醒一句,还和县令家并列,陈家估计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才对。

这会唐小鱼就接上了,“宝珠,你还记得魏谦吗?”

唐宝珠在记忆中寻找了一阵才点头,那个哥哥的同窗,天生体弱,被二伯家的梅花盯上差点被害死的秀才,别的不说,在村子里年纪轻轻能考上秀才也就对方和自家哥哥。

王春花和唐小鱼对视一眼,唐小鱼低声道,“陈家有个秀才陈诺之和魏谦有济州双英的称号,对方读书很好,听说陈家在京城也有人,昌平县里的人对他们都十分尊敬。”

唐宝珠若有所思,陈诺之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仔细回想了一番,终于在脑海的犄角旮瘩里找到了关于这个人的记忆,“就是那个三四年前,那个在茶棚喝了茶不给钱,还理直气壮的陈诺之?”

唐小鱼无语,对于这件事她也知道,毕竟是商人,各种小道消息还真没少听,唐宝珠说的这件事她还真知道。

当初庐州出事,本该大放光彩的陈诺之因此没有在庐州掀起多少浪花,据说陈家还有不少人死在反贼手中,陈家老太太触景伤情,身体日益虚弱,陈诺之的父亲干脆就带人到了济州这边,选定的落脚地就是昌平县。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陈家为什么离开庐州没人知道,到了昌平县后,陈家在背后使力,加上陈诺之本身的才华,运作一番想要一鸣惊人不是难事。

可惜他第一次造势就出了问题,陈家想的很好,昌平县没有特别有名的读书人,陈诺之又是从庐州而来,只要稍微挑起读书人的热血就能得到一批人的拥护。

担心直接在书院造势,会被一些聪明的学子发现不对,最开始他是打算从低层老百姓开始的,千选万选定好了地方,想好了要说的话,就连当时出现在茶棚的读书人会有的反应都想到了。

结果在最后被一个小丫头指出没给人家茶棚两口子茶钱,还弄坏了对方的杯子,这件事到现在偶还有人提起。

不过如今陈诺之在这里站稳了脚,唐宝珠在昌平县也是没露几面就出去了,还真没人知道当初指正陈诺之的就是唐家人。

现在听小妹说起对方,还只记得陈诺之喝茶不给钱,唐小鱼差点笑出声来。

被王春花拍了一下,“行了,咱们不理他,那人怪里怪气的,不用理会。”

唐宝珠不明所以的点点头,一旁唐小鱼看的好笑,又怕小妹等会见到对方得罪了陈家,小声和她解释道,“陈诺之说话做事有些偏激,咱们和陈家没什么交际,不理会就行了。”

说说笑笑间很快就到了卢县令家,是一处十分精致漂亮的院子,旁边已经停了不少马车,王春花下车,自然有卢家人出面相迎。

卢家和唐家如今是姻亲,关系自然和别的人家不同,出来迎接的是卢夫人身边的张嬷嬷,一看到唐家人,张嬷嬷脸上就笑开了花,“唐夫人,唐小姐快请,夫人早就等着了。”

王春花点点头,在张嬷嬷的带领下去了内院。

路上唐小鱼小声解释道,“这是卢夫人的别院,平时卢家人大多时候住在县衙,不过县衙里不适合招待人,就专门在外面买了一处院子。”

卢夫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美妇,一双微微上挑的丹凤眼显出几分凌厉,一看就知不是好相与之人,不过在看到唐家人的时候,脸上自然带出了笑容,丝毫没有之前的高高在上。

唐宝珠将一切看在眼中,并没有说话,昌平县不少人家都知道唐家有两个女儿,只是那个小女儿被保护的好,没人知道长什么样,现在看到王春花身后跟了两个姑娘,又听她说这是她的两个女儿,顿时都有了兴趣。

卢夫人自然也不例外,当下就笑道,“终于舍得让你家姑娘出门露面了,真是难得,快上前让我看看。”

唐宝珠闻言落落大方的上前抬起头来,顿时周围精了那么一瞬,卢夫人也没想到唐家这个小姑娘长得这么好看,眉目秀丽,容色迭丽,别说在这小地方,就是在京城都少见。

愣神不过一瞬间,她很快回过神来,笑道,“好标致的小姑娘,怪不得你娘把你藏起来,好孩子这个玉镯就当是给你的见面礼,可别不好意思。”

卢夫人说着将手上的手镯褪下,直接带到唐宝珠手上,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唐宝珠看了眼卢夫人,清澈的眼神让人有种无处遁形的错觉,卢夫人有些不自在,不等她多说什么,就听到小姑娘甜甜的声音,“谢卢夫人。”

卢夫人又拉着唐宝珠问了几句,才放人离开,整个过程中大家都微笑着听着,没有人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