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吾妹娓娓 伴君独幽 2524 字 2022-08-18

“……”

第60章 决堤

他将河工村民们唤到一处道:“带一批人上山砍毛竹,着人编制成肚大口小的笼筐,将石块装进竹笼里,抬到这里来。”

沈翀在都水司衙门已有两年,闲来无事总爱研究水事,对于堵水的方法深入研究过,但此时时间紧迫,他曾研究出的许多法子并不适用,只能因地制宜,瞧见村道上的成片柳树,他心中一动,忙在决口外围的堤岸上走来走去,时不时用木棍刨出一些泥土。

“唐老伯快过来,你看此处打桩可行?”

唐日昌着急忙慌地赶过来,因太着急中途还绊了一跤,摔了一头一脸的泥,他从背上的竹篓子里摸出一根又细又长的铁签,插入土中,试了试,点头道:“此处土质紧实,打入一丈深便可。”

随后沈翀又选了几处地方命人打桩,吩咐村民用柳枝、芦苇等制成柴把子,宽3~6寸,将其作为外围,里面投入石料,制成尺寸适中的埽捆,将两端系上绳索。

这些准备都耗费许多时间,沈翀在等待的时间里也投入到修堤的队伍中,杠麻袋、搬石块,他胸前的伤口隐隐作痛,已有鲜血渗入,只是天色昏暗,他又穿着蓑衣无人发觉罢了。

“轰——”一声巨响响彻天空,暴雨似乎都因此而滞歇了片刻。忙碌中的百姓皆以为是惊雷,震惊过后复又投入到抢修中。

唯有沈翀等人睁大了眼眸,巨响是从东北方向的山涧传来,那里正是堰口水库的位置。

沈翀的神情有一瞬的慌乱,难不成沈书他们失败了,堰口水库真的被炸毁了?

卫泾的视线从远处收回,他扔掉了手中的石块,看向沈翀道:“小沈大人,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咱们是时候离开了。”

他回首,看了看仍在忙碌的百姓,眼中有一丝猩红,“韩七带人下水,搭人墙找出管涌口,给我堵上。”

与此同时,他让人去镇上富户背来黄豆、稻谷。

韩七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吼道:“不怕死的都给老子上,便是死了也有一百两银子买命。”

他特意交代过沈墨不得离开主子半步,是以沈墨并未下水。原先犹疑的村民听闻一百两银子便陆陆续续有人下水,差不多十五人搭成了人墙,冒着被洪水冲走,被管涌吸入,被乱石木桩砸伤的危险跳入水中。韩七身上系着绳子,抱着一百五十斤的黄豆包潜入两丈深的河水中寻找管涌口,如此往复数次,他已累得没有气力,最后只得抱着谷包沉下去,再让岸上的人将他拖拽上来。

原本打算逃难的卫泾,此刻也看得心潮澎湃,盯着沈翀的目光不由深了几分,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竟想出了这许多有效实用的法子,其中大部分的方法他甚至闻所未闻,比起沈翀他在都水司任上已有数年,治水的经验却不足这位上任没多久的员外郎。

他曾经也因对方背景深厚年不过二十许便位居五品官位而深深不齿,他也知晓沈翀是进士出身,且是正经的探花郎,并非靠祖上封荫做官,虽然这背后有魏国公府的关系,但更多的是沈翀个人能力突出。

天似乎是漏了一个大窟窿,瓢泼的大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闪电撕扯着长空,雷霆砸在大地上,狂风卷着砂石,捶打的树枝摇摆不停,洪水铺天盖地袭来,不停地往上涨,一股洪流涌来,巨浪将刚刚冒出头的韩七再次拍打入水中,转眼便没入洪水中不见踪影。

“韩七韩七……”岸上的人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焦急地唤着他的名字,他们亲眼看着这个七尺大汉不顾艰险,一次次潜入洪流中堵住缺口。

“呜呜——”

洪峰涌来时,甚至有人哭出了声,大声叫着他的名字。

哭喊声中远远飘来一阵乐声,唢呐锣鼓之声,越来越近。

雨幕中飘来了一群人,敲锣打鼓,身着彩衣,唱跳着来到了河边。

当先一人头戴神帽,身挂彩裙,腰系铃,手持鼓,不停地跳着,口中或吟或唱着旁人听不懂的祭词。

一行人越走越近,临到近处,沈翀方才看到神婆后面的青壮年抬着的一顶轿椅里坐着一名身穿彩衣的少女,她的脸上被涂了各种彩色的颜料,便是在场的村民们也未辩出这少女是谁?

沈翀只看了一眼,复又将注意力落在了洪流中。

“韩七——”他大喊了一声,抓着绳子用力拉扯,而绳子的那头仿佛是系住了一座大山,无论怎么拉扯都纹丝不动。

他快速脱掉身上的蓑衣便要下水,沈墨上前将人拉住,跪地道:“主子千金之躯万望珍重。”

说罢,拉扯着绳子投入了滚滚洪流中。

“沈墨!”沈翀赤红了眼,整个人都在颤抖。

“动了动了!绳子动了!”岸上的百姓立即拉扯绳子,很快韩七露出水面,沈墨紧随在后,眼见着就到岸上了,一个浪头拍来,沈墨被重重拍入水中,他身上没有系绳子,手上也因为重伤脱力,再没有力气拉住绳索,浪头将他拍入水中,转眼便没了踪影。

“哥哥!”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