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宋朝小食店 朽月十五 1917 字 2022-08-18

巷里安静,徐徐的风声穿行而过,祝陈愿整张脸缩在帽子里,发出的声音也闷闷的。

“前年我也没有抢到,哪里抢得过他们,还把鞋子给丢那了。”

祝清和很是郁闷,想讨个好彩头可真难,年年都抢不到,还额外掉些东西。

说起这种话题来,祝程勉的眼睛都瞪得很大,立马不犯困了,缠着祝清和再讲讲丢了鞋子他是怎么回去的。

官府打春牛的地方在源安街的先农坛,离府衙很近,三人到得还算早,不过已有三三两两的人围在坛前,顶着寒风交谈着。

祝清和瞟到旁边有提瓶茶人,虽不知道他卖的是什么茶汤,不过半夜能喝碗热汤暖暖身子,就已经算是不错。

“那有卖茶的,我们去喝上一碗,也好过在这里干熬。”

他率先上前,跟提瓶茶人攀谈。

“老丈,你老卖的是什么茶?”

老丈头发雪白,薄衣在身,都不哆嗦,声如洪钟。

“是点汤,今日带来的有温木、桂花、香苏和橙汤。”

最后除了温木,其余一人一种味道。

卖茶老丈取下背上的竹筐,筐里安置了炭炉,茶瓶放在上面,从瓶身到内里都是滚烫的。

他取出茶盏,将花果细粉倒入盏中,提起茶瓶注入热水,只等粉末融化。

老丈将调好的橙汤递给祝陈愿,她赶紧接过,凉透的指尖碰上带着热意的茶盏,只觉得触手生温。

她是喜欢喝茶点汤的,自己也会,但大晚上站在街头喝点汤,还是头一次。

祝陈愿要的是橙汤,还没喝,就能闻到扑鼻而来的酸甜味道。

入口,橙香最为明显,白梅肉的口感并不突出,甘草的甜腻被两味中和,白盐倒是没有吃出来。

跟平时喝得倒不太一样,以前有人卖橙汤,总喜欢白盐多放点,六两的白盐能放成十两。点汤又酸又甜又咸,喝着不爽口,还觉得难以下咽。

她捧着茶汤,小口慢品,祝程勉早早就一碗下肚,转头喝起第二碗。

茶香四溢中,天色渐亮,周围行人也越发得多,吵嚷着。

在闹哄哄的环境下,官府主事的官员终于出来,后面跟着穿青色衣裳的小吏,数十个扛着一头巨大的用绳捆好的土牛,头朝东放在府衙旁边的先农坛。

涂成青色的牛头正对着先农坛,春牛一出来,旁的一直在叫嚷的民众也息了声,只等主事官到农坛祭拜。

祝陈愿离得近,主事官的一举一动都能看清,他领着衙役在农坛前叩头,嘴里高喊着:“愿农神,佑我汴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说完,有百姓跟着一起大喊,“农神啊,佑我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祝程勉也跟着在那里起哄,嘴上胡乱说着几个吉利的词,根本和他们喊得融不到一块去,也不妨碍小孩子高兴得脸发红。

“阿姐,这样来年就能风调雨顺吗?”

祝程勉顶着红扑扑的脸蛋,转过头问祝陈愿,在他的心里,阿姐很是聪明。

“信则有,不信则无。勉哥儿,世上很多事,靠得是念想。你瞧,他们多高兴。”

祝陈愿明白,丰年靠得是天象和人,跟祭拜农神可没关系,不然各地也不会有旱灾、水灾出现。

但一年开端,有个祈愿总是好的。

祝程勉似懂非懂地点头。